2022年9月21日是第29个世界阿尔兹海默病日,上海市民政局与长宁区政府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联合举行上海市第四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暨长宁区2022年老年认知障碍关爱月活动启动仪式。市民政局副局长沈敏、长宁区副区长陆浩出席活动并讲话。
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是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市民政局着力构建分层分类的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2018年起,率先在养老机构和长者照护之家内,通过新建、改扩建的方式,推进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和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建设,截至2021年底,全市已建成7302张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至“十四五”末将达到15000张。2019年9月起,在全国率先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三年来已有121个街镇正在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第四批49个街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具体名单)推出后,开展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的街镇达到170家,占全市街镇总数的80%;至“十四五”末将实现街镇全覆盖。通过推动“专区+社区”照护服务,上海已逐步建立起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的“上海模式”。
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开展三年来,各试点街镇与专业社会组织和机构合作,在社区广泛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的宣传教育、风险测评、早期干预、家庭支持、资源链接和平台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其中,长宁区在全市率先实现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街镇全覆盖,首个发布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和友好城区建设区级标准,并连续几年开展长宁区老年认知障碍关爱月活动。静安、普陀等区也已经实现友好社区建设全区街镇全覆盖。各街镇在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试点过程中积极探索实践、创新方式方法,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活动现场,主办方选择了部分街镇的优秀做法,供全市各街镇交流学习,互相借鉴。
本次活动同时还公布了正在制定中的《老年认知障碍照护单元设置与服务要求》《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导则》两个市级地方标准的框架内容。上海正在不断总结提炼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的经验,推进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贡献“上海标准”。
上海将持续开展老年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和友好社区建设,不断完善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体系,推动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让认知障碍老人都能拥有更幸福、更有尊严的晚年生活,让所有老年人在上海这座城市生活得安心、舒适、幸福。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第四批试点名单
上观号作者:上海民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