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一口肉塌饼,幸福团圆又太平!中秋节体验传统美食肉塌饼制作

传统美食里有家的味道。说到中秋的传统美食,人们第一反应会是月饼,而在泖港镇,肉塌饼也是传统意义上的中秋美食。中秋将近,记者来到这个浦南小镇,体验肉塌饼的制作过程,品味这种传统美食的美味和幸福味道。

在泖港镇焦家村唐惠芳家,记者刚进门就感受到厨房间土灶特有的“烟火气”。几位老年村民正围坐一起,热火朝天地忙着制作肉塌饼,剁肉馅、和面团、添柴、下锅,分工明确,井井有条。

在糯米粉中倒入沸水,揉成光滑且有韧劲的面团,从大面团上摘出一个个汤圆大小的小面团,再将瘦肉肉馅放入其中捏紧封口、搓圆按扁,在唐惠芳的手中,一个个满月形状的塌饼胚子就做好了。村里几乎每个老人都是做肉塌饼的好手,大家互相帮忙,不到十分钟,满满的一盘塌饼胚子已经捏好了。

胚子做好就该上锅了,村民张丽梅在土灶后面往里塞稻草,火光将她满头大汗的脸照得通红。为了控制火候,她却一刻也不能放松。“火小了,塌饼色泽不好看,火大了,塌饼表皮就会焦掉。”张丽梅边说边忙着将锅里的塌饼多次翻面,直至表面显出金黄色泽,散发着肉和油的香气,美味的塌饼这才“大功告成”。

“我小时候最喜欢吃妈妈做的塌饼,逢年过节就盼着这一口,现在买都买不到了,这是家的味道!”刚出炉的塌饼表皮金黄酥脆,内里软糯弹牙,肉馅汁水饱满、鲜美香甜。品尝着刚出锅的塌饼,张丽梅满是感慨。

盛在盘子里端上桌,大家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聊着家常、吃着塌饼,气氛温馨。在村里老年人看来,“塌饼”与方言“太平”谐音,寓意“太太平平、幸福美满”,中秋节吃上一口热乎乎的“塌饼”对大家来说便是幸福团圆的味道。

■记者 彭晓逸 文 彭晓逸 摄

■视频 彭晓逸

■文字编辑 李谆谆 张友明

■栏目责编 贾丽 ■栏目主编 赵健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