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亮剑”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联合防治行动开展

警惕!这种外来入侵物种来者不善!

不仅破坏农业生态系统

如被误食更会危害身体健康

它就是福寿螺!

近日,闵行区农业农村委牵头,会同水务部门,召集了浦江镇农业管理部门及村相关部门,在浦江镇联星村村委召开了福寿螺联合防治现场会,会议介绍了福寿螺识别及防控灭杀方法,并进行田间和河道等处福寿螺及卵块现场防除指导,切实落实防治举措,做好农田及河道的防控、灭杀工作。

福寿螺已于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于2013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列入《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福寿螺作为一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繁殖量大、适应性强,以水稻、茭白、荷花等水生农作植物叶片为食,可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灭绝,破坏农业生态系统。

在繁殖期,其鲜艳卵块分布河道堤岸等水域,不仅严重影响河道驳岸市容环境整洁,而且如果有市民食用未经高温加工的福寿螺,易感染寄生虫,危害健康。

对闵行区农业生产来说,福寿螺主要对水稻生产造成危害。为遏制福寿螺快速蔓延趋势,前期,闵行对全区水稻田块和水产养殖场开展了福寿螺发生情况普查。普查结果显示,目前福寿螺主要发生在浦江镇东风村、联星村等地的沟渠和稻田,卵块主要位于田间电线杆和放水口等处。

针对闵行区福寿螺分布及蔓延情况,防治主要从两方面做:

一方面要遵循“防除并举,综合防治”的策略,做到早预防、早治理、早见效。对未发生区域,加强检疫监控和河道拦截,在农田灌溉上严格把好进水关,采取设置拦截网等措施,避免因灌溉或进水导致外河中的福寿螺进入;在河道整治项目中严格水生植物引进,避免螺卵随水生植物根系进入河道。

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培训,利用网络、微信等各种媒体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宣传福寿螺对生态环境、生物安全的危害性以及防治的紧迫性,营造灭螺氛围,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防除福寿螺行动中;同时,组织农业种植户、河湖养护单位开展福寿螺识别及防治技术等相关培训,传授防控知识,提高灭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来源:闵行三农

上观号作者:上海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