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人更易「胃食管反流」,8种情况符合1条就危险了

受访专家

重庆大学肿瘤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陈伟庆

胖人更易胃食管反流

肥胖是胃食管反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腹型肥胖者,其腹腔压力增高,易压迫肠道,引起反流。

研究表明,短期(1年)内的体重增加与该病显著相关,体重增加越多,越易出现反流、烧心等症状。

除了肥胖,还有4类高危人群:

高龄人群

我国胃食管反流多发生于30岁以上人群,而60~70岁年龄段的发病率是最高的。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越来越高。

生活习惯不好的人

抽烟喝酒、爱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甜食、高脂肪食物的人,往往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危人群。

有食管裂孔疝的人

食管裂孔疝是指除食管以外,任何腹腔组织结构通过扩大的膈肌食管裂孔进入胸腔形成的疝。

目前认为,食管裂孔疝和胃食管反流有非常大的关系,而食管裂孔疝越大,反流、烧心症状往往越重。

精神压力过大的人

心理压力可能是其危险因素,劳累、精神紧张、生气都与此病关系较大。

胃食管反流——胃的阀门坏了

食管是食物到达胃内的唯一通道,正常情况下,食物不会反流。在食管和胃的连接处,有一个“单向阀门”,叫贲门,犹如一道安全闸,让食物顺利通过,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

然而,如果“闸门”松弛了,胃内压力升高时,就会将胃、十二指肠内容物挤压到食管,出现烧心、反酸、吞咽不利、胸痛、哮喘等不适症状,时间长了,还可能诱发食管癌。

“闸门”松弛主要有以下原因:

1. 食管下段括约肌比较弱或比较松弛;

2.吃了甜食、浓茶、咖啡、烈酒等食物;

3. 胃内压力太大及腹压增高;

4. 服用某些引起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硝酸甘油等。

此外,抽烟喝酒可能减弱食管下段括约肌的防御功能,易造成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

除了反酸、烧心、腹胀等消化道症状,也会出现胸痛、吞咽困难、胸骨后异物感或食管外的一些症状,如咽喉炎、慢性咳嗽和中耳炎等;还有其他并发症,如长期口腔溃疡、支气管炎、打鼾、牙病,甚至引发哮喘等。

如果怀疑自己患上了胃食管反流,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

胃镜检查是诊断胃食管反流病最常用、最准确的方法,并能判断反流性食管的严重程度和有无并发症。

24小时食管ph测定是将极细的ph探头经鼻插入食管下段,记录24小时内食管腔内的酸度变化,能详细显示酸反流、昼夜酸反流规律,并分析出ph值改变与症状之间的关联度,诊断更加可靠。

饭后一个动作自测是否反流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刘殿刚提供了一个自测胃食管反流风险的动作。

吃完饭坐在沙发上,弯腰抱着腿坚持10秒钟,如果出现反酸、烧心、胸口火辣辣的疼痛、咳嗽等症状,则有可能是胃食管反流。

此外,还可以根据以下8个问题判断,满足其中一条就要注意了。

◎是否经常烧心,经常因烧心而睡不好?

◎吞咽食物时是否感到不顺畅?

◎吃下去的食物是否有时会反流到口腔?

◎是否经常有酸味液体反流到口腔?

◎是否经常打嗝?

◎半夜平卧时是否经常感觉呼吸困难、喘不过气?是否在坐起或抬高床头的情况下症状有所减轻?

◎是否经常感觉胸痛,但心脏方面的检查结果又基本正常?

◎饭后、弯腰或睡觉时,烧心、呼吸困难、反酸等症状是否会加重?

要想减轻反流症状,先从改变生活方式着手: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按时进餐,以高蛋白、高纤维、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喝咖啡、浓茶等;睡前3小时内不宜进食;避免暴饮暴食,以七八分饱为宜,少食多餐,戒烟限酒。

注意餐后活动

餐后2小时内不要平躺,不要做弯腰动作,至少进行30分钟的站立、慢走活动。

保持健康体重

过度肥胖者应避免摄入高脂肪食物,注意减轻体重。

避免长时间穿紧身衣

生活中,最好穿宽松的衣物,避免长时间增加腹压,少穿紧身衣和束腰带。

保持心情愉快

调节心理平衡,避免压力过大。

资料:生命时报

编辑:翁羽

上观号作者:上海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