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消失了吗?这次的霍乱病例是怎么回事?

2022年7月11日,武汉大学通报了一例霍乱病例,这一古老而遥远的传染病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霍乱传染性强、发病迅猛、致死率高,与鼠疫一起列为甲类传染病。

在公共卫生体系逐渐强大的今天,对于当年掀起七次全球大流行,夺取千万人生命的它,又该如何正确认识,妥善对待呢?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弧形或逗点状细菌,通过摄入受污染的水和食物引起霍乱的暴发。

本次报道的病例中分离到霍乱弧菌o139群

大家注意到,此次霍乱病例处置的情况报道中提到一个专业术语“血清学凝集试验为o139阳性”,该如何理解呢?

霍乱弧菌可携带不同的表面抗原,而不同的表面抗原可以使不同的抗体血清发生凝集现象。据此,霍乱弧菌可以分为210多个血清群,而其中绝大多数群都不会引发霍乱大流行。至今为止的七次霍乱大流行中,有六起是由o1血清群引起的。

在20世纪60年代,始发于印尼的霍乱大流行中,科学家分离出了一种同属于o1血清群的新型霍乱弧菌,被命名为“埃尔托生物型”,原有的o1血清群则被命名为“古典生物型”,二者造成的疾病都被称作”霍乱”。

到了20世纪90年代,情况又有了新变化。在1992年10月爆发于印度马德拉斯的霍乱流行中,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的未知血清群的霍乱弧菌同样能够引起大流行,后将其分类为o139血清群。

根据至今掌握的证据来看,只有霍乱弧菌o1群古典生物型、o1群埃尔托生物型和o139群才有引发霍乱大流行的能力。此次报道的武汉大学病例,患者感染的正是其中的霍乱弧菌o139群。

“毒力基因阴性”意味着什么?

在报道中又提到,病人体内分离到的霍乱弧菌其“毒力基因阴性”。有人会问:霍乱弧菌是否携带毒力基因,对疾病的外在表现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简单的讲,传染病的危害程度由“致病力”和“传播力”所决定。前者指症状的严重程度,后者指传染病扩散风险的大小,而霍乱正是“致病力强、传播力高”的典型疾病。根据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对于霍乱必须采取最高级别的上报、控制及救治措施。

霍乱弧菌分泌的“霍乱肠毒素”,是霍乱弧菌最主要的致病因子,而且是目前已知能导致腹泻的毒性最强的肠毒素,给患者带来“剧烈无痛性腹泻、米泔水样便、伴随呕吐、严重脱水”的典型症状,不及时救治将危及生命。

“毒力基因阴性”代表着此次病例感染的霍乱弧菌不具备分泌霍乱毒素的能力,致病力较弱,症状较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得了霍乱也不要乱

报道中提及,该患者“经有效诊治,病情已得到控制,症状已消失”。

不过在世界范围内,霍乱依然是已知的传播最广、致死率最高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有多达300-500万霍乱病例,造成多达10-13万例死亡。

霍乱的预后与感染霍乱弧菌的分型、临床症状轻重、治疗及时与否密切相关,因此尽快诊断治疗才是救治的关键。

治疗方法包括:

补液疗法、抗菌药物治疗、肠道微生态调节、并发症治疗、对症治疗、中医辨证治疗。

出院标准:

1、患者入院后,粪便细菌培养每日1次,停用抗生素后连续2次粪便细菌阴性

2、患者症状消失,如无粪便培养条件,自发病之日起,住院隔离已逾7天。

此次武汉大学病例的出现其实就是在警告我们,时至今日,霍乱并未远离人类。

加强卫生管理、饭前便后洗手、生熟食材分开、避免生食、生水煮沸饮用等措施虽是老生常谈,却是预防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 肖东楼主编. 霍乱防治手册(第六版).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13修正).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

项目编号:20dz2312100

供 稿:陈   涌

编 辑:章晨玥

审 稿:陈  敏   冯晓刚

上观号作者:上海疾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