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剪纸”:创新枫林艺术普及的非遗传承路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剪出大千世界万般奇妙。作为剪纸界独一无二的“上海剪纸”,充分糅入江南剪纸的细腻秀丽、行云流畅的特点,以纤细秀美、构图丰满的风格流传于世。

2008年,“上海剪纸”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上海剪纸”作为22个中国剪纸保护地区之一被列入联合国科教文委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上海剪纸在徐汇枫林地区由来已久,代代相传。为将“上海剪纸”这一具有海派文化特色的中国民间传统技艺发扬广大,枫林路街道以“挖掘是基础,传承是关键,创新是发展”为工作理念,长期致力于上海剪纸传承、保护、发扬,逐渐形成更多元化、立体化的剪纸文化。“上海剪纸”已经成为枫林乃至徐汇、上海的文化名片。

汇聚领军人才,培育传承力量

作为“上海剪纸”非遗技艺传承和文化弘扬基地,枫林路街道发挥专家人才引领,注重传承队伍建设。以剪纸艺术大师林曦明为核心,充分发挥奚小琴、李守白、孙继海等非遗剪纸领军人物的龙头作用,通过品牌示范、创新激励、新人培育,形成“上海剪纸”大师级的示范引领和品牌效应。

“上海剪纸”

代表性传承人

林曦明

国家级

非遗传承人

奚小琴

市级非遗传承人

李守白

市级非遗传承人

孙继海

在枫林路街道辖区内,31个居民区邻里小汇与枫林邻里汇,东二小学、西南位育中学、南洋模范中学、零陵中学,都设有专门的剪纸活动教室。在吴兴路消防中队,枫林路街道还设立了一处100平方米的剪纸活动教室作为“非物质文化传习基地”。充足的活动场地,为海派剪纸艺术的传播和繁荣,提供了有力保障。

非遗剪纸进校园

▲孙继海在在吴兴路消防中队为消防战士上剪纸课(资料图)

▲龙华医院剪纸体验(资料图)

探索创新手段,搭建交流平台

枫林路街道注重引进创新手段,把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相融合,丰富剪纸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利用剪纸艺术雅俗共赏的特点,将剪纸艺术和宣传工作有机结合,设计制作紧扣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的宣传作品,让剪纸艺术成为弘扬社会主旋律的新平台。同时,将传统文化与流行元素有机融合,结合ar、3d打印等现代数字科技,积极打造结合剪纸元素的数字艺术品、新材质衍生品;以非遗剪纸为载体,创新性融合皮影艺术形式,创作出“剪纸影戏”;在微电影、微纪录片等影视载体中嵌入剪纸元素,赋予人文情愫;在现有文创产品基础上,融入时尚元素,开发出富有时代气息的剪纸艺术衍生品。

▲李守白的剪纸作品《海上天际线》采用了新颖的复合材料,为平面的剪纸作品增添了立体感,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

街道还定期举办各类研讨活动,组织筹备各级艺术赛事,如“枫林杯”剪纸邀请大赛,加强国内外剪纸艺人交流合作。延伸教学展示线上平台,在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平台基础上,拓展b站、优酷等网络媒体渠道,强化线上媒体传播力。

▲国家级传承人奚小琴的作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区级传承人张洁的作品《双塔映照》

打造艺术社区,构建共享模式

社区以“上海剪纸”为基本元素,为居民区精心设计、量身打造剪纸文化艺术特色楼道。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融合式建设为契机,打造双峰路沿线“内容丰富、配套齐全、动静结合、虚实相连”的剪纸主题艺术街区,形成区域文艺新地标。在地铁站点、公共绿地等各类场所因地制宜设置以剪纸元素为主的景观小品与宣传版面,美化街区空间。

街道形成“1+31+n”模式,实现教学传承全覆盖。以“林曦明现代剪纸艺术馆”为主阵地,走进学校、企业、医院、军营、居民区,群众参与率高达80%,街道在社区31个居委做到了剪纸兴趣班全覆盖,社区学校的剪纸课堂开设有春秋两个学习班,街道每年开展剪纸教学活动200场次以上,参与学习剪纸的社区居民在6000人次以上,每年开展各类非遗文化体验活动近百场,参与人数近万人次。

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上海剪纸”技艺,不妨来到位于双峰路420号的林曦明现代剪纸艺术馆,在这座以枫林地区居民、“上海剪纸”元老级代表性传承人——林曦明为名的剪纸馆里,可以零距离地感受到上海剪纸细腻秀丽、行云流畅的魅力。

图片均为资料图

编辑:罗佳宁

校对:王冰倩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

上观号作者:徐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