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松江枢纽核心区控详规划批复——打造站城融合的新城示范样板区

6月30日,上海市政府批复《松江新城sjc1-0017单元(松江枢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沪府规划〔2022〕156 号),标志着松江枢纽核心区规划建设步入新阶段。

松江枢纽示范样板区作为松江区高质量发展的三张王牌之一,将打造具有显示度的新城活力新地标,形成标志性的核心集聚区。详细规划编制放眼国际视野,聚焦行业前沿,依靠多团队参与、全要素统筹、跨部门协作,以空间为载体,以枢纽为引擎,实现地区赋能,也为松江新城迎来全新的枢纽时代。

▲ 国际方案征集介绍

本次规划范围北至现状沪杭铁路、南至申嘉湖高速、西至毛竹港、东至松金公路,总面积约3.99平方公里,总建筑量约442万平方米。其中,松江枢纽示范样板区面积2.47平方公里,总建筑量约300万平方米。

▲ 松江枢纽核心区规划范围

松江枢纽核心区衔接新城总体城市设计,塑造上海西南门户空间。立足松江新城总体空间格局,沿南北向的中央功能轴,东西向的南部发展轴,蓝绿生态廊道,实现区域空间、功能大融合。

围绕“出站即中心”理念,松江枢纽核心区集聚g60科创走廊沿线商务功能,展现“科技芯·世界窗”目标愿景,打造面向长三角和面向全国的上海西南门户枢纽,集区域高端商务、新城公共中心于一体的“站城融合”的综合性新城中心。

▲ 城市设计总体鸟瞰图

规划构建“十字双轴、四区联动”的总体空间结构。

十字双轴,沿玉阳大道、人民南路,加强商业、商务、文化等核心功能集聚,打造亲站活力界面与功能融合街区。

站前商务区,集聚区域总部服务功能,营造站-产-城融合共生的崭新都市生活场景,规划以办公、商业、住宅等用地为主;

枢纽创芯区,基于交通中心与周边用地的一体化开发,与交通空间紧密结合,打造商业、文化、艺术体验目的地,规划以商业、办公、文化、研发等用地为主;

创智实践区,构建高品质滨水科创产业园区,规划以研发办公等用地为主;

宜居生活区,打造满足各类人群居住需求的宜居社区,设置1处区级医疗卫生设施与1处区级体育设施,规划以居住、公共服务等用地为主。

▲  松江枢纽核心区总体空间结构图

基于松江枢纽新老车站组合的特殊条件,规划提出铁路夹心地一体化设计开发(松江新站老站形成的夹心地区域)。依托g60科创走廊与松江科技影都产业特色,以枢纽交通中心链接东、西片区,西片区聚焦文旅服务,东片区聚焦商旅服务,引入龙头企业设立超级总部,结合上海本地影视文化ip打造沉浸式体验空间,构建站城一体的目的地枢纽。

▲  松江枢纽核心区铁路夹心地位置示意

规划松江枢纽核心区建设成为松江新城制高点,在松江枢纽东北部街坊设置320米地标塔楼。围绕地标塔楼和枢纽站房,采用较高强度开发,控制形成320-200-150-100-80米的阶梯建筑高度,塑造有较高识别度的城市天际线。

▲  松江枢纽核心区城市天际线控制图

▲  松江枢纽核心区建筑高度分区图

▲  松江枢纽核心区开发强度分区图

规划构建便捷高效的枢纽交通集散系统,提出地区交通与枢纽交通适度分离,设置交通中心实现站内一体化高效换乘,并预留快速专用道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地区路网以加强连通、增加密度,紧凑开发为导向,实现优化提升。

规划构建多元立体的魅力开放空间。依托轨道交通9号线沿线绿地构建中央活力绿轴,融合周边城市功能,打造“公园候车厅”。规划高架连廊系统串联公园绿地、广场、屋顶花园、滨水绿带等,塑造舒适宜人的城市公共环境,激发地区活力。

▲  多元立体的慢性系统

▲  开放空间系统规划图

“五城十区、蓄势待发”,作为五大新城示范样板区之一,松江枢纽核心区未来可期!

▲  松江枢纽样板区效果图

(来源:松江区规划资源局)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