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 | 玻璃×艺术的世界:《材以为学:玻璃艺术设计实践》

《材以为学:玻璃艺术设计实践》

萧泰 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基于作者在工作室的教学实践和创作论思考,由五大模块组成,共十五篇图文章节,涵盖了玻璃历史、理念、材料、构思、技术应用与创新等实践流程的主要环节,引导读者掌握玻璃的艺术语言,将创想诉诸实践,最终完成作品。书中包含了作者多年的热熔实验量化总结、无模熔合铸造的创作成果和对于技术哲学与创作论关系的思考探索,其学术研究填补了多项空白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为一种古老的无机合成材料,玻璃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偶然事件之一,四千年来一直在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至今。而玻璃作为一种艺术材料的运用,则与玻璃工作室运动的发展相联系。这一影响世界的艺术思潮,与高校玻璃工作室的关系极为密切。

现代玻璃艺术的发展兼具了人文与科技的专业知识,叠合了多种学科的经验,也离不开繁复多样的技术实践,这是不同于其他许多艺术门类的。玻璃不仅赋予实践者创新理念和操作自由,还涉及严格的技术限制,而这些都是最真实的挑战。

玻璃工作室会让实践者掌握可操作性的实践方式,学会如何完成一个不受固有经验和技术工艺限制的、快速发展的创意蓝图。通过玻璃材料进行艺术设计教学,不仅传授给学生严格与多变的工艺技术,还发展了学生学习理解历史、思辨和管理的热情,使他们在学习和理解中形成一种创造性的工作习惯。

萧泰教授是中国玻璃艺术大师,多年来,他带领学生以手作加科技的方式探索玻璃为材料的艺术设计实践,其间的经历与心得沉淀于《材以为学:玻璃艺术设计实践》一书。书中以对玻璃的认知、玻璃艺术的理念与技艺、玻璃作品的诞生过程等丰富的角度,刻画了专业而有趣的玻璃艺术设计实践。

内文试读

在材料艺术设计中,玻璃创作是公认的技术要求较高、限制较多的。但在材料的限制范围内,你要争取做自由的创作者。对使用玻璃进行创作与设计的你来说,了解玻璃这一材料的语言特征,是学会把自由的灵感转化为艺术作品的开始。只有首先理解玻璃材料的属性、形式、制作技术,才能掌握玻璃的特殊语言,才能自由地表达你自己的想法。

一、材料理解

材料是玻璃艺术设计的物质基础,说到玻璃材料就会有物理属性,也就有加工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说,从事玻璃艺术设计是有前提要求的,也就是当你要把灵感转化为构思的时候,必须同时开始设计这些前提,这些前提要求就会给你的灵感带来限制。玻璃材料能够调节光和空间感,这是玻璃的特性,也是许多艺术家、设计师着迷玻璃的一个重要原因。本书之前的章节介绍了玻璃的物理属性,后文还会介绍玻璃的加工技术,这些是否能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玻璃创意呢?在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后,你是否就能用自己的材料语言来创作呢?

▲工作室创作实践现场

即使你掌握了玻璃材料的物理属性和加工技术,你会发现有时距离真正的自由表达还是很远。因为材料与技术对创作的限制是不可避免的,这种制约还会传递到作品上。例如对玻璃内部添加物料,就要进行兼容性的试验,因为所有玻璃都要有一个严格的退火过程。我们在平时创作中时常也会纠结于这些问题。我们的创意和想象力终归是要有一个着陆点的,思想传达也是要有媒介的,这就当然无法脱离材料和技术了。创意的最初产生可以与材料无关,但它最终必须反映在玻璃作品上,成为作品的艺术思想。所以毋庸置疑的是,你对材料的物理属性和加工技术掌握得越透彻,就越能娴熟地驾驭玻璃材料,并将其转化为一种随心所欲表现自己想法的手段,才会有力量尽可能多地摆脱材料与技术的限制。

当然,掌握材料的特性与技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多年的实践与领悟。好在事物总有两面性,在你觉得实现玻璃创意处处受限的同时,玻璃材料与技术也会帮助你找到灵感。有时那些限制的发生会反过来使玻璃作品产生独有的特点。可以说材料的限制恰恰是形成玻璃艺术特有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像一些材料本身也会成为灵感的源泉。

▲玻璃材料的质感设计

实际上在创作设计中经常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第一种是对材料不加理睬,并寻找打破材料制约的方式;第二种是利用材料技术的特点寻找艺术创作空间,并进一步寻求突破。从玻璃艺术的创作实践看,对材料的制约采取抵制态度并不可行。以材料、技术的特点为前提寻找空间,并以此为基础来寻找突破,谁说偶发不能带来新的美妙的玻璃作品呢?

玻璃材料的技术手段与设计灵感关系特殊,能够带给我们创新理念,丰富我们的文化并充实我们自身。创新通常并不是新材料的发现,而是艺术家、设计者、手工匠和建筑师解读材料、找到新的加工方法来转化它们的过程。尽管材料科学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是我们已经能够打破并重新定义其物理界限。在不停变换的背景下,新的组合方式层出不穷,由此产生全新的应用方法去创造全新的作品。

二、技术选择

技术的作用是全方位、多角度的,自工业社会后对它的关注已不仅仅局限于工程科学领域,技术进入人类社会的每个细部已是不争的事实。艺术当然不能独善其身。技术对艺术的承载纵然客观存在,对艺术倾向的影响力却是最表面与直观的,也是各类技术观的最直接体现。玻璃的外表与光同在,而其实质是与技术同在。我们如果以玻璃作为创作媒介的话,对技术的观点就变得尤其重要,观点往往会决定技术在玻璃中的存在形态,最终决定玻璃艺术作品的存在形态。

通过比较以下几组作品我们可以对一些问题加深理解:一些玻璃艺术设计作品的最终成功主要取决于制作者对技术和材料的认知观点。

将公元元年由玻璃棒熔合而成的亚历山大(alexandian)碗与当代玻璃艺术家克劳斯•莫耶或图兹•占斯基(toots zynsky)制作的碗相比较,我们能够发现,尽管它们之间有两千年的隔阂,表面上的风格不同,但还是存在着一系列的相似点:玻璃棒熔合后形成的作品,由原料的性能以及原料的可获得性所决定。克劳斯•莫耶将玻璃棒沿纵向切开,再将各个小部件按照几何图形熔合在一起。由此,在他的作品中能明显地看到金刚砂切割机形成的菱形图案,如果缺乏以上特点,其美学价值就无法体现出来。

▲《器皿系列》,图兹•占斯基作品

▲克劳斯 • 莫耶的玻璃棒拼接作品

同样,许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会依靠他们自己发明的各类特殊设备装置,制作各种形态的材料,比如极细的玻璃丝或大板材等。使用这样的技术材料,他们的作品设计就会明显区别于他人。然而,当你将以上这些作品放在一起比较时,它们的相似之处就有深远的意义了。除了以上已经论述的不同之处以外,在技术上它们都运用了简单、相同的方法,即预先准备好玻璃棒,在窑中用较低的温度加热成一平面后下陷,形成不透明的彩饰碗,传达了作品的美学价值,呈现独特的风格。

从玻璃材料的特性出发,玻璃的透明性是最基础的。玻璃造就了梦幻般的视觉效果,这也是许多人钟爱这一材料的原因,但这些仅仅是就其特性而言。在制作过程中,玻璃的透明度、可塑性和加工方法的多样性结合有时会更使我们着迷。创作灵感可以来自人造物或自然物,你可以发现一种暗藏于周身世界中的几何结构之美,然后通过玻璃创作,将这些印象转化为一种玻璃和光的语言,更为纯粹地研究点、线、面的构成关系,以及对于作品内部结构的探讨。

我们可以在清澈的玻璃内部设计悬浮物,它们反射在其他几个面上的倒影展现出了玻璃材料的美感。玻璃作品内部的薄雾和气泡也是能很好体现材质特性的语言。在玻璃高温铸造过程中,许多玻璃块料会逐渐变软而相互黏结到一起,料块接触面的间隙中便会裹住空气。如果我们使用800℃~850℃的温度铸造,气泡就不会浮出玻璃液面,就能人为地把气泡烧制在玻璃内部。虽然就制作工艺而言,有气泡是不合格的,但就美感而言,玻璃中的气泡是灵动的 — 自由的空气在一瞬间凝固在一片透明中,随着光线的改变,凝固又变为轻盈的跳动,蕴含了神奇的生命质感。

▲玻璃铸造内部的气泡和气雾

▲《水母》,艾夫•诺曼克作品

仅仅使用玻璃的透明语言来说话是不够的,我们也可以让玻璃半透明。半透明的玻璃可以仿造玉石的感觉。我们还可以将宝石加工、金属冶炼的技巧用于玻璃艺术中。捷克艺术家瓦科拉夫•斯格勒(vaclavgcigler)更关注玻璃经过光学切割后所产生的效果。经过切割抛光后的玻璃可以反映周围的影像,玻璃材质的这种特性令他着迷。斯格勒认为:“玻璃的特性是我们视觉的一部分,玻璃可以将其全部的内容呈现给观众,不仅有外部造型,还有内部空间,用玻璃来工作就意味着用它的视觉特性来工作。”

▲瓦科拉夫 • 斯格勒球体系列作品

法国玻璃艺术家发维•奥迪(flavie audi)作品《岩屑水晶》的玻璃化学处理带来的半透明效果,使折射变得非常柔和,作品与光线的关系奇幻而又迷人。总之,对玻璃材料技术认识及把握能力的提高可参与作品制作的各个环节,这些环节的介入能够在玻璃内空间中拥有更多的创作语言。

目录预览

内页预览

资料:同济大学出版社

编辑:周玉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