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一生的木器和家具》
[日]西川荣明 著
曲炜 译
文汇出版社
作者西川荣明,日本著名作家,撰稿人,亲自执笔编撰了一系列关于森林、木工艺、家具以及户外运动、新生活方式等为主题的书籍和文章。现居北海道东部的弟子屈町,住宅四周树木环绕,与木为邻。
这样的家具或器物
相伴一生也不会感到厌倦
我们要讲述的是一群日本手作木匠的故事。这些手作者,大都居住在日本关西地区,他们传承着日本传统木匠的工艺与精神,以天然原木为材料,手作雕凿着各种木制的家具和器物。
他们匠心独具
寂寞地雕刻着时光
只为了制作出一件
可以伴随一生的木器
尽管他们都选择了木头作为原料,所完成的每一个作品却都有着各自的独特之处。这本书的书名《伴随一生的木器和家具》看似简单,但书中谈及的各式作品范围十分宽广,不仅涵盖了椅子、桌子、箱式家具、漆器、各式木制勺子和叉子等餐具,还有木制玩具、中世纪的古乐器,甚至还有由整块木头凿出的箱子,等等,形态各异。
而每一个手工作者所选用的木材也同样种类丰富,从榉木、橡木、扁柏等日本原产木材,到产自北美的核桃木,以及德国的云杉,等等,他们以自己的审美体系和熟练掌握的技术为出发点,选择了各自最为心仪的木材。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作品之中,甚至还有一些由原木与铁、不锈钢等异类材料共同打造而成的特别之物。
本书所介绍的手工作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显著的原创性”。这些手工作者中,有人甚至完全属于传统工艺流派的木工作家,但他们在认真传承传统技术的同时,也在创作中融入了属于自己的新想法和新理念,最终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作品。我们在选择这些手工作者时,评判标准并非他们是否经历丰富,是否有名,也丝毫不在乎他们是否长年仅制作椅子或家具等日用之物,我们所关注的是,他们在作品中有没有真正展示出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气质。
源于这些作品所带来的思考,这些手工作者的人格魅力、高超技术以及设计审美能力所带来的触动,让我下定决心要写这一本书。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将我感受到的一切呈现给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够开心舒畅地看完整本书。
其实,当你们看到书中的这些照片时,应该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无论哪一个作品,都有着让你忍不住低声称赞的魅力∶“这样的家具或器物,应该相伴一生也不会感到厌倦吧。”
木工作家 / 森口信一
随着日常使用而越发美好
能触动内心的生活器物
初次见到我谷盆,第一印象就是“好古雅”!低调的颜色配着富含力度感的凿痕,和栗子木料的特质十分搭调,散发着独特的风情。在木板表面,由圆凿凿出的凿痕,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当然,这种整齐并不是那种机械精密加工出的正确无误的整齐,也没有任何刻意造作之感。而是通过纯手工制作,让人觉得安心的粗粗的线条,排列在我谷盆的表面。
“清晨,当朝阳照射在木盘上,凿痕间微妙的明暗感慢慢展现,而一种特别的温柔感也由此而生。”木工作家森口信一轻声地说着。从他第一次制作我谷盆到现在,10 年的时间里他的作品中我谷盆所占的比例也逐年增加。
我谷盆,原本是一种在石川县山中温泉附近的我谷村里制作的特别木盘。“我谷”这一个地名,在日文里的发音是“wagatani”,因此这一种木盘就被叫作了“wagata”。昭和40年(1965年)时,由于修建水电站的原因,我谷村被河水淹没,成为了水库底的一个传说中的村落。因此,制作我谷盆的工匠职人也越来越少,近乎绝迹。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森口知道了我谷盆的存在,在研究的过程中,他越发被这一种特别的木盘所吸引。
“为什么能让人如此迷恋呢?我自己也完全不明白……当第一次看到我谷盆时,我就忍不住开始不停思考。‘究竟什么是美?究竟什么是好看?’随着日常使用,表面的颜色逐渐变深,油脂般的包浆出来了,摸起来也越发柔和顺滑。随着实际使用,能够展现出如此出色特质的东西,想来也并不很多。虽然是一种日常器物,甚至可以说是杂货,但是却具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森口先生原创的我谷盆。盆子的尺寸大小根据边缘木材的原有形状和裂纹而定。有着机械加工制品所不具有的良好风韵。
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
做出符合当下时代感的作品
“我谷盆有几个基本的特征。首先,在同一个作品中,只使用一种木料,而且基本上都是栗木。这应该是在我谷村附近生长着很多栗子树的缘故吧。另外,它是一种由整块木材挖凿而出的木盘,没有用到任何拼接的工艺。观察木盘的底部以及侧面,可以看到清晰的圆形凿痕。”
在工作室里,森口开始了我谷盆的制作,通过实际制作来更详尽地介绍这一种特别的木盘。
“首先,要从栗木圆木柱开始。以前的人会用柴刀,从整根圆木柱上把需要的木料部分砍下来。我则选择了用切割石头的工具来代替柴刀。”他一边说着,一边把割石箭(一种切割石头的工具)抵在了圆木柱的横截面上,然后用大锤子当当当地敲打起割石箭的尾部。随着敲打声,栗木圆木柱慢慢地有了裂缝,裂缝慢慢变长变宽。森口放下工具,顺着裂缝的位置,两手用力一掰,木料自然地裂成了两块。这两块木材的形状,完全根据当时掰开时的具体情况自然形成,不加以任何人为影响。
“我谷盆就是一定要这样劈开木料然后制作的,这是一位山中地区的木工家教给我的。第一次听他讲的时候,我不是很明白为什么一定要这样,但自己开始做了之后就懂了。因为这样劈开的木料,能够保持自然的形状和风貌,而这些自然风情便是我谷盆的特色。我一直非常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把自己的人为设计或心思放进去,一定要抑制住自己的各种刻意行为,不要把木盘做成自己心里面事先设想好的形态。”
处理完木料之后,便开始使用凿子了。有圆凿、平推凿,“叮叮叮、咔咔咔”……锋利的凿子下,栗子木料的小细节越发地明显起来。
木盘成形后,最后的表面加工方式是森口原创的。他把栗木木屑和生锈的铁块一起放在容器里,加入水长时间地煮。然后,把煮出的黑色溶液放凉后,在木盘表面均匀涂抹一两次。这样一来,有着沉稳安静气质的木盘就诞生了。在传统的我谷盆里,有完全不做任何表面加工的,也有涂抹浓茶汤的,偶尔还能看到涂漆或是描金的。
▲拭漆处理的酒肴盘,创意为“一个人也能享受美酒”。这个作品将榉木的质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是森口先生自己心爱的日用器物。
“如果我谷盆是一棵大树的话,我希望能够成为它的树干部分。只有树干部分坚实有力,才能够保证整棵树枝繁叶茂。而枝繁叶茂,便相对适于我谷盆的普及推广。如果用机器去切割木材的话,的确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可以减少木材的损耗,但对于我谷盆来说,还是一定要坚持人工劈割木料这种传统技艺。这种技艺不仅对于我谷盆本身是有重大意义的,而且通过这样的工艺,在取得木盘的木料后,边角料也可以用来制作小盘子等生活器物。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更容易理解过去人们的心情以及生活方式,将最为基本的东西保留下来。”
森口制作的我谷盆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更将民艺和当下的时代感融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原创性,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摘自《伴随一生的木器和家具》
资料:文汇出版社
编辑:周玉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