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明天上午,他们!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介绍,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瞄准北京时间6月5日10时44分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陈冬担任指令长。

其中,陈冬参加过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刘洋参加过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蔡旭哲是首次飞行,本次飞行乘组全部为第二批航天员。时隔十年,中国首位飞天女航天员刘洋将再登太空!目前,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火箭即将开始推进剂加注。

来源: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二次飞行任务,也是该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将在轨工作生活6个月,任务主要目的为:配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和转位,完成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完成空间站舱内外设备及空间应用任务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进行日常维护维修等相关工作。

按计划,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与天和核心舱及天舟三号、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形成组合体。在轨驻留期间,神舟十四号乘组三名航天员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于12月返回东风着陆场。目前,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天舟四号组合体各项设备工作正常,具备交会对接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神舟十四号任务期间,将全面完成以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为基本构型的天宫空间站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神十四将继续开展天宫课堂,并将首次利用位于问天实验舱的气闸舱实施两到三次出舱活动。

解密神舟十四号

此前,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十三艘神舟飞船,这一次神舟十四号延续了以往神舟飞船的三舱构型,也就是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构成。

神舟十四号飞船的高度是9米,它的起飞重量是8吨多,最大的直径是2.8米。最上面的部分叫轨道舱,它也是航天员的生活区,航天员在轨的支持设备,包括交会对接的敏感器,都要装在轨道舱中。在飞船单独运行的时候,它也是航天员生活的地方。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总体主任设计师 高旭:轨道舱的主要作用就是它配置了很多交会对接的敏感器,是负责与空间站进行交会对接的,同时也提供了航天员独立飞行期间在轨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位于飞船中间的舱段就是返回舱了,它是唯一一个将返回地面的舱段,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飞船的控制计算机,各种通信设备都主要集中在返回舱,航天员就是乘坐在这里往返天地。

高旭:舱体内部都是一些核心的控制组件,包括姿态的测量,返回舱的姿态控制等方面的设备。同时航天员一些仪表设备也都在返回舱,航天员在独立飞行期间主要也是在返回舱进行操作。

飞船最下面的舱段叫做推进舱,这里装载着飞船的推进系统、电源、热控、测控等设备,为飞船提供能源、动力和通信保障。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载人飞船分总体主任设计师 杨华星:飞船在轨飞行主要的姿态变化的发动机全部在推进舱。主电源都在推进舱,整个飞船入轨之后,它的供电系统就是靠推进舱的这些能源系统来供电。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民晚报

责任编辑:陈思焙

校审:沈蔚

终审:何婷婷

上观号作者:青春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