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疗愈系”图书馆,上外举办线上读书沙龙活动

3月28日起,上海外国语大学通过视频号、b站直播的形式,在线举办“书香上外 悦读愈疫”系列读书沙龙活动,变“校内循环”为“社会循环”,打造“疗愈系”图书馆的“心理之盾”。

沙龙活动中,上外英语学院副教授高健以“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论语》”为主题,分享了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经验体会。“阅读《论语》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认识自己。”高健认为,《论语》所体现的忠恕之道与尚义精神,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中国人“心安理得”的生命源泉与基础。儒家精神强调人与人以“感性生命道德直觉”为基础的日常人伦生活,其伦理价值的原则来自人的感性生命和感性生活,而非抽象的西方近代社会契约理念。“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儒家精神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深深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基因中,流淌在我们的民族血液里。正因为如此,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华大地上不断上演着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从中华民族家国同构的情感模式出发,可以更为深入地理解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当代中华儿女“舍小家保大家”的家国情怀,深刻体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族凝聚力。

上外档案馆、校史馆、世界语言博物馆副馆长周源源通过《自控力》导读,分享了锻炼与培养意志力的方法。“比如书中提到的冥想,是一项集中注意力、管理压力、克制冲动和认识自我的能力,每天花几分钟静下心思考自己当天做了哪些事情,对此进行冥想或是把大脑放空,慢慢地就会感觉到自己对行为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周源源在沙龙上的分享,让不少师生感到获益良多。

据介绍,“书香上外 悦读愈疫”系列读书沙龙活动精选大众阅读及心理学领域的疗愈系推荐书目,邀请专家、学者及文化名人进行主题阅读分享。根据上外图书馆的学生借阅数据反馈,沙龙中分享的相关书籍借阅量明显提升。

■记者 王颖斐 文 上海外国语大学供图

■文字编辑 薛亮亮 许萍

■栏目责编 树征宇 ■栏目主编 赵健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