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小巨人”企业如何步履不停、稳步发展?
如何通过创新、数字化等方式谋求突破?
如何增强团队凝聚力,稳定队伍、吸引人才?
中小企业如何危中寻机,转危为机?
作为专精特新之路的“领跑者”,有何经验感悟?
……
5月24日下午14点,上海市企业服务云《领跑者》栏目特别邀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志愿专家做客直播间,分享直面疫情、稳步发展的经验案例,探讨疫情带来的机遇、风险,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开新局、寻新机、再出发。直播在线观看量超7740人次。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聚焦数据安全、网络空间安全、5g 安全、人工智能安全、工业互联网安全及公共安全等核心方向,为运营商、金融、电力、医疗等行业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在疫情期间,观安信息积极贯彻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为数据安全“保驾护航”。从支援政务智慧抗疫工程建设、客户现场7*24值守、监控和保障“随申码”的安全运行,到协调员工居家办公、志愿行动,观安信息始终发挥着上海本土科创企业的社会担当,坚持奋战在抗疫前线。
主持人 韦佳欣: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背景下,面临云计算新浪潮、数字经济新风口,企业应该怎样辨别机遇、抓住机遇呢?
上海观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胡绍勇:企业可以把握好两个方面的机遇。一方面,随着新业态、新技术的爆发,数据泄露和扩散利用的风险日益明显,构建数据安全防护体系、加强数据安全治理越来越受重视,也契合国家的战略需要。针对数据风险防护不断扩增的需求,数据安全领域正在形成新的产业格局。另一方面,很多行业在数据安全领域都需要解决合规性问题,从《网络安全法》到去年颁布的《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这些体系化的规范和政策都推动着数据安全产业的发展。观安信息正是结合自身在不同行业的落地实践,基于国家和行业针对数据安全的不同需求,推出了一系列的数据安全产品和方案。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将机器人技术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不断助力智慧化医院的建设和发展。钛米机器人以医疗机器人为载体,打造医疗智慧化系统,涵盖了手术室药品、耗材、器械管理、病房护理和院感管理等领域,为医院提高决策监管效率,为病人提升就医体验、降低医疗成本,为医护人员降低职业伤害。疫情期间,钛米机器人的团队们持续在世博展览馆方舱医院、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院、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和临港洋山特保区方舱医院等重点医院连轴作战,部署百余台抗疫医疗服务机器人,通过数字驱动的精准消杀等方式,用科技智慧的力量冲在防疫一线,守护医护和患者。
主持人 韦佳欣:疫情之下,人们对机器人的需求持续攀升,这个领域涌现出了很多的中小企业。对于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经验和建议呢?
上海钛米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ceo 潘晶:特殊时期正是新的产业格局形成之时,中小企业有机会和巨头们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渡过难关,中小企业将迎来“春天”。对于创新型的中小企业来说,尤其是在创业初期,要去探索可能成为未来刚需的场景,避免表面创新。作为一个工程师出身的技术创业者,我认为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深入的思考是作为创业者的基本素质。在机器人领域,对于to c的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对技术、供应链、需求等时机点的把握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而对于钛米机器人这样的to b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对细分市场的深入理解和对应挖掘潜在需求价值的能力,例如钛米智能消毒机器人的打造,就建立在对消杀目标的深入理解之上,真正提供了可量化的价值。
【博雷顿科技有限公司】
博雷顿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务覆盖纯电动车辆、清洁能源生产、无人驾驶等系列产品。博雷顿建立了正向研发体系,自主攻坚核心技术,已掌握新能源三电系统、无人驾驶协同作业等技术,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做出贡献。博雷顿的核心技术和产品能帮助许多生产活动摆脱对石油等化石能源依赖,助力实现零碳生产。博雷顿的成就源于创新,数年来,在技术、产品、服务理念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创新工作。创新离不开优秀的战略引领和人才驱动。博雷顿通过战略牵引业务、业务牵引组织、组织牵引人才的方式实现“战略地图”和“人才地图”的协同,始终坚持“重仓人才,才能重仓未来”的理念,通过差异化的人才战略做好人才的吸引和业务配置工作。
主持人 韦佳欣:在疫情背景下,博雷顿是如何做到步履不停,稳步发展呢?
博雷顿科技有限公司hrd 孙艳苗:在近几年的疫情背景下,博雷顿能够按计划开展研发、生产、服务等工作,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复工复产政策的支持,这是我们工作正常推进的重要保障。二是博雷顿的创新思想。博雷顿是一家客户思维导向的公司,使命是为用户提供低碳、高效的绿色运力服务,因此我们积极通过技术、产品研发创新去提升满足用户需求的能力。同时我们的服务理念也围绕客户进行了创新,公司聚焦的目标从产品买卖转变为满足用户需求,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用户生产不停,博雷顿的绿色运力也就不能停。三是博雷顿的人才战略。公司的战略目标和使命归根到底需要人才去实现。我们千方百计吸引优秀人才加盟,邀请到ieee院士、归国教授、国内著名大学博士等诸多高级人才,保证了博雷顿的创新能力和发展速度。四是我们积极加强组织建设,让创新的决心和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为国家双碳目标做贡献的使命感成为共识,步调一致地做出一番事业。
【上海市企业发展专家志愿服务总队】
为扩大企业受惠面,点对点帮助企业解决涉疫问题,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全面推动线上化企业志愿服务,依托上海市企业发展专家志愿服务总队,联动诸多政务部门、社会机构等资源,持续上线疫情期间融资、用工、合同纠纷等主题公益讲座,“专家云问答”、“专家云课程”等系列课程已上线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官网“益企学”栏目。
总队还号召财税、法律、管理等各领域专家组成“一周公益咨询”专家组,邀请律所合伙人、咨询公司创始人、资深创业导师、投融资专家联袂打造免费咨询热线,通过共400余位志愿专家、170余家园区工作站为企业充当坚实后盾。两位来自总队的志愿专家也参与了本次直播,并就企业数字化转型、组织人才战略、企业文化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主持人 韦佳欣:企业数字化转型从哪里入手?如何通过数字化方式破局?
上海企业发展专家志愿服务总队南区秘书长 许虹: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推动和促进既有流程优化再造,使系统进化和迭代,实现管理模式与商业模式转型。数字化转型首先应进行顶层设计,从在线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逐步形成。企业可以通过数字营销等手段降本增效,解决流量成本飙升、销售规模很难成型等问题。
主持人 韦佳欣:企业文化应该怎样理解?疫情之下,如何发展和运用企业文化?
上海企业发展专家志愿服务总队专家 徐霍成:国内的企业文化,多数都是创始人或创始团队文化。它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 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疫情之下,企业文化的作用更加突出,此时也是检验企业文化的最佳时期。创始人和管理团队要充分重视、提炼和打磨企业文化,使之能够落地,并通过具体的举措让员工切实感知到它。落地的、与业务充分融合的企业文化,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
【栏目介绍】
传递企业成长经验措施,领跑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领跑者》栏目聚焦企业在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从“领跑者”的视角出发,通过了解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企业发展、赛道布局、自主创新等方面的经验、感悟和建议,以及相关单位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具体工作举措和实践成果,发挥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示范作用,帮助专精特新企业解题、破题,带动更多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欢迎积极参与报名!
【回看方式】
上观号作者:上海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