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抗疫一线的“花甲卫士”

壮心未与年俱老,战“疫”仍似当年少。疫情期间,老民警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守护人民,他们义无反顾执甲上战场,默默奉献,践行从警铮铮誓言,成为警营里独特闪亮的光。

老马伏骥,毅然奋战第一线

李继东,南京东路派出所治安管理组民警,南东辖区宾旅馆的“大管家”。今年,是老李从警的第31个年头,也是老李行将退休的一年。理应开始逐步适应“慢生活”的老李,却反其道而行,毅然冲在了新冠疫情阻击保卫战的第一线。疫情以来,不论是在辖区核酸点位检测现场、隔离转运线上,还是涉疫流调多方联络工作、辖区42家宾旅馆物资保供运送工作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封闭管控工作以来,他同其他民警一样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60多个日夜。

5月初,抗疫保卫战进入了拔点攻坚的关键时刻,面对密接隔离的这块“硬骨头”,李继东凭借多年来做群众工作的经验和历练,主动请缨,会同街道三次赶赴杭州落实宾馆转出的40余名密接人员闭环管理集中返沪工作。

由于宾馆涉疫的密接人员大多数为外来务工人员、来沪游玩旅客。他们在沪无亲属、无固定住所,普遍对回沪完成密接隔离有顾虑。李继东在了解情况后,经过多日与密接人员的耐心沟通交流,说理明法,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回沪隔离的相关困难,最终打消了他们的心理顾虑,顺利将42名密接人员安全接返回沪。

他做的“小事”数不清

朱耀明是瑞金二路派出所驻瑞金医院治安民警,他在这个岗位上时间长、业务精、能力强,同事们都叫他“朱院长”。他在瑞金医院十年如一日,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不仅为辛勤的医务工作者做好强力支撑,更是为无数的病患及家属提供了数不清的帮助。

明年4月份即将退休的他,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一直坚守岗位。一位在瑞金医院就诊的病人因为遗失了救命的化疗药物,在门诊二楼急的团团转。朱耀明了解情况后,立即帮助患者查找。丢药位置为监控死角,朱耀明判断其他患者应该不会带走别人的药物,于是一个科室一个科室地问过去,终于在收费处寻回了被工作人员捡到的价值万元的药物。

像这样的小事在疫情期间不胜枚举。因医院性质特殊,朱耀明坚守医院已有两个多月,期间他帮助了数不清的病患,调解了数不清的纠纷。至今,他仍然奋斗在抗疫一线,他说:“只要我在岗位上一天,我都会坚守岗位!”

想居民之所想,察居民之所虑

淮海中路派出所社区民警王国伟已在公安基层奋战了34个春秋,岁月在他的脸颊上留下风雨的印记,但他挺拔的身姿却依然屹立在抗疫前线。

他不怕吃苦,虽已近退休,但依然和青年民警一同进退。清晨的核酸检测点、午后的盘查盘问岗上都有王国伟的身影。高强度疫情工作之余,身为社区民警的他还心系居民,成为了挡在居民身前的“守护神”。

在一次劝导“应检未检”居民工作中,王国伟耐心劝导、理性应对,仅用了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便说服了居民。他说:“居民工作不仅需要不放弃的坚韧,更需要想居民之所想,察居民之所虑。”

坚守老城厢,冲锋防疫前线,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

在老城厢封控区域内,有一名老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但由于居住环境不能让她在家中自行隔离,因此老西门派出所的社区民警祁国喜上门劝说其到隔离点进行治疗。他选择耐心听老太倾诉,慢慢地和老人拉近关系,得到老人的信任。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祁国喜终于成功劝说阿婆答应转运。

祁国喜深深扎根在基层派出所,一干就是36年。他用朴实无华的为民情怀温暖万家灯火,当好社区群众的忠诚卫士。群众满意的背后,是一名即将退休的老警察的默默坚守。

黄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机动一大队的民警黄玉琳,明年8月就要退休了。岁月虽然带走了他的青春,但从未消减过他一丝一毫的热血赤诚。疫情防控初期,黄玉琳就主动申请加入自己社区内的临时党支部,热心为社区里的居民们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又主动向队里请缨,要求参与执行区域封控交通管控任务,坚守在防疫前线。

警心不老,初心不忘。这群“花甲”民警用抗击疫情的坚守,为即将结束的警察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向坚守“疫”线的老民警们致敬。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