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国追梦铸魂育人”,近日,复旦大学第十三届“学术之星”终审答辩会圆满结束。为继承和发扬复旦大学优良的学术传统,充分展示我校研究生良好的学术风貌,发挥先进典型的价值引领作用,传递积极人生追求,激励广大研究生潜心向学、勇攀科学高峰,经过自主申报、院系推荐、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出31名“学术之星”称号获得者。
其中,在理工科学术之星的终审答辩中,共有11位同学脱颖而出成功获得“学术之星”的称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理工科“学术之星”的风采吧!
路晨昊
高分子科学系2018级博士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材料与化工,纤维储能器件与高分子凝胶电解质方向
导师为彭慧胜教授,曾参与“新型纤维状储能器件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以及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等多个科研项目,相关研究成果以“scalable production of high-performing woven lithium-ion fibre batteries”为题发表于nature。这一成果入选由科技部牵头评选的第17届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并被美国化学会c&en评为2021年度全球10项“顶尖化学研究成果”。此外还申请了6项专利,其中两项已授权,并且前后共参与8次国内外学术会议。曾获复旦大学华谊冠名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
任浩杰
数学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基础数学,动力系统与分形几何方向
导师为沈维孝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广义的weierstrass型函数图像的分形维数及其相关的sbr测度,目前对整数情形实解析的周期函数对应的weierstrass函数图像的hausdorff维数完全解决,相关成果于 “四大数学期刊”之一的 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上发表(1998-2017年中国数学研究者仅仅在“四大数学期刊”发表了98篇文章),成为复旦数学七十年历史上第一个能在博士期间发表“四大”的研究生。曾获复旦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2021)、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青莲奖学金等荣誉。
翟鹏
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2018级博士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工智能/强化学习方向
导师为张立华教授,曾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 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上海市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与导师合作提出机器直觉这一新的交叉学科方向,并与先进材料实验室合作开发柔性发光织物,相关研究成果以共一/第一作者发表于nature、《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aaai等顶级期刊、会议上,已申请专利7项。曾获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
徐萌萌
化学系2018级直博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方向
导师为蔡泉研究员,主要进行不对称反电子需求diels–alder反应及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负责或参与共5项科研项目,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 catalysis、 jacs、 angewandte等核心期刊上,并且多次参与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曾获复旦大学趣时笃行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等荣誉。
叶蕾
先进材料实验室2019级博士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新型高性能电池方向
导师为彭慧胜教授,主要专注于研究具有比商业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容量高上十倍的碱金属负极。研究生期间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5篇,总影响力因子达186.657,其中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篇,包括3篇化学类顶尖期刊angew. chem. int. ed., 1篇energy storage mater.,申请6项中国发明专利,其中2项已获得授权,参与编写国际著名出版社(springer,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英文专著2部。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相辉奖学金、宝钢优秀学生特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银奖等荣誉。
王婷
化学系2017级直博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分析化学,生化分析与生物传感方向
导师为张凡教授,曾多次参与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其中“铒-细菌叶绿素杂化体系用于生物医学成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aterials,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科学网、复旦大学新闻网等报道。获得了国际权威科学家樊春海院士的专业点评以及田禾院士在science china chemistry期刊上的高度评价。并将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已经基于实验成像系统开发出成熟的商业化产品。曾受邀参加了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华侨大学研究生学术论坛报告,均获得优秀报告奖。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王水源
微电子学院2017级直博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子突触与神经形态计算方向
导师为周鹏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人工突触电子学及神经形态计算应用,博士期间累计发表sci论文17篇,以一作发表论文9篇,包括2篇nature nanotechnology,1篇nature communications,2篇advanced materials,1篇science bulletin等,其中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的杂化异质结突触代表作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被引215次),nature nanotechnology上发表的用于下一代计算技术的代表性综述同时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热点论文(被引200次),个人(谷歌学术)累计被引614次,同期还取得了4项发明专利授权,主持了复旦大学卓越博士生科研促进计划项目,曾获国家奖学金,华为奖学金,中国电子学会集成电路(一等)奖学金,tel-fudan(一等)论文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业(一等)奖学金、上海市优秀毕业生、校级优秀学生、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
孟佳琳
微电子学院2019级博士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柔性低功耗类脑存储器件方向
导师为孙清清研究员,主要针对新型感存算一体器件展开研究。研究生期间共发表sci论文13篇,其中以第一/共一作者在nano letters,nano energy(2篇),nano research,infomat,materials horizons等一区期刊共发表论文8篇,以学生第一作者申请国内发明专利10余项。曾受邀参加nature、memrisys、ieee iwofc等国际会议。曾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华为奖学金”、 复旦大学edwards高真空奖学金、tel-fudan论文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朱红
材料科学系2017级直博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材料物理与化学,微机器人与水凝胶方向
导师为梅永丰教授,攻读博士期间迄今已在science robotics,advanced biosystems 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9 篇,专著章节 1 篇,累计授权专利3项,相关工作在science robotics 期刊获得同期评述,受inside science、国家基金委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科学网、复旦大学新闻网等报道。曾获第二届“四季青”青年论坛最具活力奖、复旦大学优秀学生、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灵动奖学金单项奖等荣誉、第六届“泛海杯”复旦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第十二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市赛银奖等荣誉。
潘旭东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2018级直博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软件工程,系统安全方向
导师为杨珉教授,由张谧副教授共同指导,曾在tpami、tkde、icml的ai领域顶刊顶会及s&p、usenix security安全领域旗舰会议上共发表论文15篇,其中以一作身份发表8篇(5篇ccf-a类)。发表于tpami的成果已被腾讯、字节跳动、快手等国内大厂追踪报道。发表于s&p、usenix security的两篇会议论文已收到包括sanjeev arora(哥德尔奖得主,美国科学院院士)、kai li(美国工程院院士)、marc najork(ieee/acm fellow)等国内外知名学者近40次他引(google scholar数据)。曾获国际顶尖安全竞赛defcon分站赛无人驾驶安全攻防赛冠军、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复旦大学优秀学生标兵等荣誉。
焦博
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2019级硕士生
专业及研究方向:生物医学工程,chiplet、存算一体芯片方向
导师为康晓洋青年副研究员,由陈迟晓青年副研究员共同指导,曾参与“基于 fpga 的低位宽卷积神经网络硬件加速器设计”、“基于 mcm 的 28nm 存算一体芯片设计”等4项科研项目,以共同一作或独立一作在isscc(芯片领域“奥林匹克”会议)、glsvlsi等国际会议上发表多篇会议论文,授权专利两项。曾获“华为杯”第四届中国研究生创“芯”大赛全国二等奖、挑战杯复旦大学校内赛一等奖、互联网“+”复旦大学校内赛一等奖、优秀学业奖学金等荣誉。
“学术之星”评选活动作为我校研究生会的学术品牌活动,自2010年起现已成功举办了13届。评选树立了一批优秀学术科研典型,为各院系学生深入学术探讨、互助共进提供了交流平台。
来 源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责 编
汪祯仪
上观号作者: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