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食野菜
今天悠悠给大家在线科普
一道崇明野菜的制作技艺
这道菜的制作技艺还被列为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ta就是草头盐齑制作技艺
一起了解一下吧!
草头盐齑制作技艺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苜蓿,又名金花菜,崇明人俗称它为草头,并将苜蓿的腌制品称为草头盐齑。草头盐齑是崇明特产之一,风味独特,有一种特别清香,咸淡适中,略带酸味,现已成为一些饭店酒家餐桌上的特色冷菜。
草头盐齑是崇明人用一种独特的腌制方法制作而成,已有几百年历史。其主要制作方法是将洗干净后晾晒过的草头先铺一层到坛子里,然后撒上适量的盐,再用木槌沿坛子内壁四周及中间进行压塞,压塞到有汁液后再加一层草头,并撒上盐,然后再压塞,一层一层反复压塞,直到将草头压塞到坛口,再将坛口用稻草和竹片密封(现在用塑料膜),然后倒扣在地(民间原来也有将坛倒扣在宅沟的水桥底下)。
两个月后就可开坛食用。开坛时没有一点腌菜汁,颜色变成土黄色,开坛后的草头盐齑既可生食,又可熟食,而且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是崇明民间的一种家常小菜。
宅家抗疫,不如在家试试
亲手制作一份美味佳肴吧
get非遗技艺!
编辑:施琦蕾
上观号作者:崇明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