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资源环境友好、人文关怀至上的生态文明时代新发展语境已然形成。在此背景下,太浦河这条联系上海和太湖的重要河流廊道和水源输送通道,承担了日益重要的生态保护责任。同时,它也是沪苏同城化的重要空间载体,是一条文化传承、产业升级、城乡共荣发展的廊道。在这里,保护和发展的矛盾长期存在。本研究旨在分析太浦河沿线地区发展的问题特征,在此基础上探索生态保护格局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上海大都市圈;生态绿色一体化;路径探索
一、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视野下的太浦河现状
太浦河是上海大都市圈中联系两省一市的重要跨界河流,全长57千米,西起太湖,向东流经吴江40千米、嘉善1.5千米、青浦15.5千米,最终流入黄浦江。它承担了太湖泄洪、水源输送、航运、生态、景观等多元功能,是沪苏关系的重要枢纽和空间载体。由于太浦河存在河流跨界及复合功能的特性,上下游的利益协调成为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20世纪90年代,吴江将太浦河定位为泄洪通道,众多乡镇、村庄依水而兴,发展最盛的时期太浦河周边分布了上万家的纺织企业,是支撑吴江纺织产业的重要轴带,但在产业发展和航运的共同作用下也造成了太浦河一定程度的污染。而青浦和嘉善境内太浦河沿线地区均以生态涵养和乡村为主,并在2000年左右都将太浦河定位为饮用水水源,进而导致了区域供水格局的较大变化,也对上游的吴江提出了水质提升、生态管控方面的更高要求。对太浦河沿线地区而言,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对上海大都市圈的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
二、太浦河沿线地区发展问题
(一)工程的污染防控方式对流域水安全产生影响
1. 关闭闸门阻止污水进入太浦河的方式将影响流域水安全
太浦河工程最早启动的目的是根治太湖水患,改善灌溉条件。后来随着数十年的治理和两岸发展,逐步兼具了航运和供水等综合性的功能。2016年年底太浦河下游的两处水源地正式投入使用,太浦河又成为重要的清水廊道,主要承担下游上海和浙江的饮用水输送功能。但是,太浦河流域自开发以来逐渐成为乡镇密集发展的江南水乡地区,生产和生活等各项活动在太浦河沿线聚集,一定程度影响了太浦河的水质。为了减轻沿线发展对太浦河的影响,近些年吴江地区对沿线造成污染的企业和建设行为进行了重点整治,其中包括关闭沿线闸口的应急性处理,以保证沿线地区支流内的污水不向太浦河排放。但是,以工程手段阻隔污染的进入对流域的水生态安全产生了影响。太浦河与流域的其他水系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水生态系统,该系统需要保持良好的连通。采用工程手段阻碍水系统的平衡以保证供水安全,势必给整个流域水系统带来较大扰动,给下游地区带来防洪压力甚至是洪涝的危害。
2. 沿线企业腾退的方式代价庞大但成效微弱
太浦河吴江段自2018年起开始对太浦河沿线50米范围内的企业及码头进行重点整治拆除,以排除沿线污染企业可能带来的潜在的突发性污染风险,并在拆除后进行留白增绿,投入巨大。例如,平望镇关停了太浦河沿线5个重点区块200多家“散乱污”企业(作坊),高标准、严要求率先开展整治。截至2018年底,太浦河沿线225家“散乱污”整治任务已完成207家,完成率达92%,拆除建筑11.05万平方米,平整地块17.32万平方米,拆解驱离住家船207只。其余板块也均以高标准、高投入进行整治,但太浦河的水质是一个流域问题,不可用解决点和解决线的方式来解决。拆除沿线50米、200米,甚至是1千米的方法虽然能够排除沿线污染企业带来的突发性污染风险,但无法实现系统性、根本性的改善,并且会对产业发展和老百姓生活带来很大冲击。
(二)太浦河水质受众多因素影响,管控难度较大
1. 太湖的水质对太浦河水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太湖是太浦河的源头,其水质对太浦河水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水质分析表明,太湖湖体高锰酸盐指数与氨氮指标均达到iii类水标准,总体优于太浦河平望大桥断面的水质。通过水动力模型模拟太湖水对太浦河的影响情况也可以看出,太湖来水对太浦河的水质起到正向有益影响。但是,太湖全年的水质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4-6月和10-11月水质较好,可达到ii类,7-9月水质较差为iv类。这是由于太湖的湖流运动主要受风作用力的影响,不同的风向下,在地形的影响下形成不同的湖流环流运动。当夏季盛行东南风以及秋季连续吹西风的时候,西太湖的污染物质比较容易进入东太湖,对太浦河造成影响,而且这个时间段太湖水位不高,南太湖的水也容易进入东太湖,进而影响到太浦河水质。因此,7-9月应进一步通过太湖流域的水治理保证太浦河源头的水质。
2. 大运河、頔塘等主要支流对太浦河水质有着重要影响
从大运河汇入太浦河前平望大桥监测站和汇入后黎里大桥监测站两个监测点的水质数据来看,这两个监测站的水质基本符合iii类标准,并且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三个指标比较接近,无明显变化。此外,通过水动力模拟分析可以看出,一年当中有近一半的时间,太浦河水位高于京杭大运河,太浦河的水流入大运河,大运河对太浦河水质没有明显影响。在其余时间,京杭大运河水位高于太浦河,大运河的水流入太浦河。对两条河的水流量、流向进行模拟,从示踪剂浓度可以看到污染带形成的过程。由于太浦河水流流速较大,大运河来水进入太浦河后主要集中在沿岸地区,对主河道的水质没有明显影响。可见,从常规水质指标的分析来看,大运河对太浦河的水质影响是有限的。即便如此,仍要进一步做好大运河上游工业企业污水纳管、航运清洁化、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这三项工作,避免对大运河自身以及太浦河造成污染。頔塘是太浦河上游的一条重要支流,其水质也对太浦河存在一定影响。因此,不仅应做好太浦河的上游吴江段区域的污染防治,进入太浦河的支流上游地区也应树立区域协同理念,共保共治以维护流域水环境。
3. 太浦河流域污水排放对水质有着长期影响
太浦河沿线的主要污染物是锑污染物,主要源于太浦河流域众多的纺织印染工业。在纺织印染的生产过程中,锑被作为催化剂大量使用,大多数印染企业缺乏相应的环保处理设施,导致污染物通过废水排出进而影响太浦河水质。在此背景下,应做好企业的污水接管,严格限制企业排污。针对吴江境内众多的纺织印染企业,可通过建立集中的印染示范区和个体工艺提升等方式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应积极推动流域内企业由高污染型向生态友好型企业的转变,促进企业提质增效,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的产生。
(三)太浦河沿线产业现况与水源保护、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匹配
太浦河沿线的产业目前主要集聚在吴江段的乡镇中,产业类型以纺织、印染、化工等为主,缺乏能够融入上海大都市圈的创新型产业。同时,企业产生的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及水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吴江近年来也采取了区域联防联控的管制措施,一旦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超标,便临时关停相应的企业。为进一步控制太浦河沿线生态安全,吴江拆除腾退了太浦河沿线50-200米的工业企业。吴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代价,但沿线企业众多,污染控源难度较大,这样的方式难以为继。
(四)太浦河沿线缺乏协同串联,资源有待整合
太浦河沿线地区生态禀赋优越,水网密布、阡陌纵横,是非常有特色的江南水乡地区。同时,太浦河沿线文化底蕴深厚,有同里、黎里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有众多特色田园乡村,拥有丰富的生态、人文、旅游等资源。但是在现状中,这些均为散点式分布,未能协同串联成体系,形成规模效应。太浦河沿线地区由于厂房及乡村邻水而建,两岸多处被隔断,道路体系、公交体系、慢行体系等尚未能将沿线区域贯通起来。
三、生态保护格局下的发展策略思考
(一)建立流域思维,系统改善流域水质
太浦河地处江南水网地区,与周边水系联系密切。通过相关的流域识别分析可以看出,太浦河流域不止太浦河本身及其两岸,而是一个不规则的带状区域,区域内的污水排放会影响到太浦河的水质。因此,并非简单治理了太浦河沿线就可以改善水质。只有从整个太浦河流域甚至拓展到太湖流域的视角出发,制定统一的生态评价标准,建立对整个太湖流域的生态联防联控机制,对流域内的水体及其周边地区进行系统管控,才能实现水环境系统性、根本性的改善。并且,污染的防治不应影响流域本身的生态系统,必须在保障流域水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对生态低影响的途径,开展建设、运输、取水等一系列活动。
(二)产业提质增效,培育生态绿色产业
应利用上海大都市圈的发展契机,从根源上做好产业转型。对于太浦河沿线地区来说,首先要做好现状产业的管控,严格限制污染排放,通过管网建设、工艺提升、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污染排放。同时顺应新经济的发展趋势,在生态优势显著的太浦河周边地区布局适宜的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应该符合以下三个主要标准:一是具有极强的区域分散化的业态,二是自然资源节约及生态环境友好的业态,三是具有上下游带动效应的业态。
1. 发展教育科研相结合的学镇集群
太浦河沿线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有同里、黎里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也孕育了柳亚子、费孝通、沈善炯等名人志士。南怀瑾晚年定居吴江,创建了太湖大学堂,这也成为该地区学镇发展的起始。对于特大城市而言,周边地区需要教育学镇的支撑。如旧金山旁边的圣荷西、纽约旁边的纽黑文、伦敦旁边的牛津剑桥、东京旁边的千叶等,这些知名学镇的共同特点是位于距离特大城市30-60分钟车程的距离,并且交通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在太浦河沿线区域发展蓝绿交织、功能复合、尺度宜人的花园学镇,有利于进一步传承历史文化、激发老镇活力、培养创新人才,使之成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创新的重要人才支撑。
2. 发展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高科技工业
中国已明确了中国制造的十大重点领域和五项重大工程。这些重点高科技产业和普通工业有较大的区别:一是高科技产业通常需要一般大都市所无法提供的物业形态,且土地成本要相对较低;二是要接近人才集聚地或与人才集聚地具有便捷的交通联络;三是空间分散性较强,等级集聚。太浦河沿线区域适宜布局高科技产业,以成为中国制造的新空间载体。
3. 发展具有极强的“口红效应”的文化博览产业
文化发展具有极强的“口红效应”,在经济不景气时,文化产业会迎来发展的高峰,进而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能。日本两次经济危机期间,迎来了电视游戏产业和动漫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峰。此外,文化博览具有非常强大的后续拉动效应,其作用不仅体现在文化层面,更体现在经济转型、城市品牌塑造方面,驱动城市更新和发展。未来在沪苏同城化的背景下,苏州南站的建设,以及苏沪浙三省之间全方位、多方式的交通互联,将为太浦河沿线文博业的培育提供充足的外部条件。
4. 发展适应上海大都市圈老龄人口需求的康养产业
康养产业是未来重要的新经济增长点,康养产业正从传统的公益性养老院向类型丰富多样的康养综合体转变,包括康养小镇、健康营地以及与医疗高科技相结合的医养综合体等。康养产业消费人群的类型也在不断丰富和壮大。与传统产业地产更加注重经济地理逻辑的选址相比,康养地产的选址遵循自然地理逻辑,更加关注生态环境等因素,因此在太浦河流域布局康养产业较为适宜。
(三)聚焦太浦河沿线,打造生态人文活力带
太浦河沿线拥有丰富的生态、人文、旅游等资源,但在现状中均为散点式分布,未能串成体系,形成规模效应。应以太浦河为纽带,整合区域资源,彰显太浦之美,将太浦河打造成多元风貌展示带、多样活动集聚带、人文休闲游憩带。
1. 将太浦河打造成多元风貌展示带
结合太浦河沿线地区的生态资源、空间形态和功能特征,可以将沿线地区分为乡村生态风貌、人文古镇风貌、现代城镇风貌三大风貌区段并提出管控引导。乡村生态风貌区应以生态防护和文旅休闲为特征,保护区域水田相依的自然格局,体现田园栖居的意境,维持现有的村庄风貌,新建项目以环境友好型和低强度开发为主,对风貌、高度等进行严格限制改变现有的较为单一且封闭的岸线模式,进而塑造开敞活力的生态游憩岸线。人文古镇风貌区应以古镇体验和文创活力为特征,打造文化与生态的双重标杆地。重点维护古镇的原真性,整合沿线历史人文资源和风貌特色,提供连续的文化体验。同时以文创街区为触媒,打造古今交融的新亮点。现代城镇风貌区应以水绿融城和现代活力为特征,控制滨水区域开发强度,布局低层高密新中式街区或高度渐次递进的现代商务中心区。清退落后产能,促进工厂提质增效,打造指引未来长三角的前沿地带,以卓越品质彰显城市活力,利用滨水空间提供丰富多彩的大型市民文化活动,增加亲水活动场所和设施,提高亲水的可达性,为城市居民提供现代公共休闲空间。
2. 将太浦河打造成多样活动集聚带
通过太浦河滨河区域的全线贯通对接黄浦滨江,依托滨水绿化带和生态斑块,建立滨河慢行通道,优化步行品质,提升骑行通达性。同时增加垂向的联系通道,加强滨水地区与腹地内公共空间、公共设施、社区服务等的连接,与滨水通道和空间形成网络化的公共空间布局。城镇片区更要注重滨水公共空间打造,发展弱交流空间,激发地区创新活力,吸引高端人才。
3. 将太浦河打造成人文休闲游憩带
太浦河沿线有大运河、退思园等世界文化遗产,还有柳亚子旧居、耕乐园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上海正在建设世界级古镇带,太浦河沿线古镇则可以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文化承载地和休闲地。因此原来单一的古镇景区需要向古镇旅游综合体进行转变,结合当地特色与旅游需求,提供灵活又精巧的空间。古镇的开发可以采取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近而不进”的开发模式,选址应紧邻古镇,依托核心资源并与需保护的老街老建筑区相对隔离,同时新建片区的建筑风貌要与古镇保持一致。第二种是“和而不同”的开发策略,强化特色功能,培育名片化磁极。在这方面,安仁古镇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依托独特历史建筑风貌资源,强化其展示、教育特色,新增现代化博物馆聚落,发展相关产业,打造了“世界级博物馆小镇、国际旅游目的地”。第三种是“新而不异”的开发路径,通过产业蓄力,以旅游人气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四)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跨界河流的保护与发展既需要以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为导向,做好空间上的文章,也需要寻求更为灵活的政策突破,建立起生态补偿机制,调节好跨区域的生态利益冲突,实现上海大都市圈生态的“共治共保”。生态补偿机制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补偿依据、补偿要素、补偿范围、补偿标准、补偿支付模式等内容。其中补偿标准(即补偿计价)是生态补偿的重点。应从保护成本与发展代价、水环境质量有偿使用两个层面,构建不同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经济地区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式,建立一套污染赔偿和生态补偿评估方法的技术规范和指标体系,进而形成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
四、结语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是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的核心要义。太浦河沿线地区在过去一段时间已经有了许多三省共保共治的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未来,要以太浦河后续工程为基础,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区域协同的新型治理模式,走出一条跨区域共保共享共建、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得益彰的新路径。
(来源:上海大都市圈规划、作者:周方睿)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