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是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理念,打造具有“国际性、公众性、实践性”的城市空间艺术品牌活动,历经四届八年,每届艺术季都是一个新的开端。
2014年,上海的城市发展进入资源紧约束时代,城市从外扩式的发展进入内涵式发展。2015年,上海市政府出台《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标志着城市更新工作全面开启。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旨在通过双年展制的城市活动,激活城市消极空间,助推城市有机更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活动由市规划资源局和文化旅游局以及主展区所在区政府合作主办。
2015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西岸艺术中心
(改造建筑师:柳亦春)
第一届艺术季与徐汇区合作,在徐汇滨江地区以新改造的龙华飞机库(后挂牌为西岸艺术中心)为主展馆,以城市更新为主题,举办了大型的规划建筑艺术展,集中展示了一大批国内外优秀城市更新案例。彼时的西岸是一片待开发的热土,艺术季前,周边道路和环境加速开通和提升,艺术季后展馆继续举办艺博会等各类文化活动,成为上海的文化艺术地标,艺术季加速了这片空间的更新以及西岸文化长廊的打造。
主展馆内展览场景
(主策展人:伍江、莫森•穆斯塔法维)
除了主展外,2015艺术季在全市范围内还组织了15个实践案例展,从中也获得了艺术季推动空间实践的三个主要方向:
一是发现并演绎空间之美,如浦东新场古镇,在对碎片空间进行整理后,通过一场乡土文化的展览展示,使新场在当年的国庆黄金周非常火爆,为古镇建设的进一步提升打开了视野。
浦东新场古镇实践案例展
新场古镇日常
二是更新并提升空间品质,如长宁愚园路,对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楼前景观进行改造,并增加了大量的休憩座椅,营造了可贵的驻足交往场所。之后愚园路沿线进一步开展针灸式更新,如今已经成为风貌道路保护和更新的示范案例。
长宁愚园路实践案例展
改造前的愚园路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楼前景观
三是探索并实验空间使用,如浦东老白渡码头,在结构残骸上开展了一场展览和艺术相结合的实验性使用,探讨历史遗存再生的可行性。如今老白渡码头已经改造为艺仓美术馆,成为东岸滨水区中重要的文化节点。
重新装载浦江东岸老白渡码头实践案例展
艺仓美术馆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
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及周边开放空间
第二届艺术季开始真正的空间改造实践,推动工业遗产的再利用和公共空间的建设。结合市政府要求在2017年完成黄浦江两岸45公里滨江空间的贯通开放的目标,艺术季和浦东新区合作,以滨江空间中的一处重要贯通节点即民生码头地区作为展场,并从中选择了8万吨筒仓作为主展馆。这座筒仓建于二十世纪90年代,曾是远东最大的粮库,随着黄浦江航运功能外移后,二十一世纪初工厂停业,整个厂区已经废弃了十多年。
加建云梯后的筒仓
(改造建筑师:柳亦春)
为了把筒仓变成适合做展览的空间,建筑进行了适应性改造,内部空间增加电梯、消防等设施,并在建筑沿黄浦江立面上加设了一组外挂楼梯,方便观展动线,提高景观体验。筒仓中结合极富个性的空间特点策展了200余组建筑和艺术类展项。开幕后,很多以前在这里工作的、现在住在附近小区的工人,在朋友圈里呼朋唤友,“我们的原来生产的地方现在变成了艺术空间,你们要不要来看?”这里变成了大家回忆自己过去生活的地方,也让市民重新认识了城市空间、历史建筑的价值。
主展馆室内展览场景
(主策展人:李翔宁、斯坦法诺·博埃里、方振宁)
贯通后的滨江民生码头区段
(建筑师:刘宇扬)
筒仓所在的民生码头区域整体功能转型仍在推进中,艺术季结束之后场地继续承办了展览、时尚大秀、沉浸式演出等各类文化活动。空间艺术季的作用就是发现它、激活它,为它未来的使用提供更多可能性。
2019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
杨浦滨江5.5公里开放空间
第三届艺术季在杨浦滨江做了更多的尝试,主展场由点向线发展,展览从室内走向室外,把空间和艺术更大程度地往外辐射,让空间艺术与市民的休闲生活相结合。
主展馆毛麻仓库
(改造建筑师:刘毓劼)
主展馆内展览场景
(策展人:北川富朗、阮昕)
在空间艺术季的推动下,滨江空间贯通和老建筑改造提速推进,两个巨大的船坞经过改造后对外开放。同时,在5.5公里滨江空间中,国内外艺术家共创作了20件永久公共艺术作品,艺术为滨江添彩点亮。艺术季实现了艺术赋能,促进了环境与艺术的更好结合,滨江空间让市民可观赏、可品读、可互动、有艺术范儿,工业锈带华丽转型为艺术秀带。
永久保留的公共艺术作品
(总策展人:北川富朗)
杨浦滨江空间设计和历史遗存活化利用
(建筑师:章明、张斌、刘宇扬、柳亦春等)
这届艺术季在公共艺术创作中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与公共艺术家们合作,最大的感受是他们都很关注场地的历史文化。公共艺术有别于当代艺术,更强调公共性、在地性和社会性。比如在船坞中举办的开幕式演出,结合杨浦滨江浓厚的工业基因,根据船坞的空间特质,由彩虹乐团和高桥啟祐共同创作了音乐和多媒体作品《相遇》,带给观众一场空间与艺术完美结合的视听盛宴。
开幕演出作品《相遇》
(艺术家:彩虹乐团和高桥啟祐,场地改造建筑师:章明)
同时,很多艺术家都希望能跟市民更多地互动,共同创作作品。比如地绘作品《城市的野生》就是由日本艺术家浅井裕介与200多位市民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合作完成的。这样的作品与市民产生了很紧密的联系,有了情感上的共鸣,启示了我们未来应该更多地做一些这样的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作品《城市的野生》
(浅井裕介)
此届的杨浦滨江主展区在艺术季后一路乘风破浪、利好不断,对艺术季来说,为杨浦滨江量身定制的这一大批高规格、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是上海公共艺术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案例,也是留给城市宝贵的财富。如何进一步推动上海的公共艺术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
上生新所/新华社区/曹杨社区
第四届艺术季从气势磅礴的黄浦江边来到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场地,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为主题,将长宁区新华社区和普陀区曹杨社区共同作为主展区。这届艺术季围绕老旧小区更新、为老养老设施建设、儿童活动空间打造、就业学习空间挖掘、街区慢行和游憩空间打造等一系列实地项目,通过设计工作坊、艺术工作营、居民讲堂等互动参与方式,将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过程搬到现场,全面推动社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打造。
主展馆室内展览场景
(策展人:奚文沁,建筑师:袁烽)
美好新华·序厅(策展人:冯路),
艺术作品《跷跷板》(沈烈毅)
美好新华·玩乐间
(设计师:奥雅设计)
美好新华·人人街区计划
(策展人:大鱼营造)
较前三届相比,这届的策展尤其是艺术创作面临更高难度的挑战,社区里可用于展览展示的空间有限,同时,社区内到底哪些作品合适,作品的形态、分寸都需要细细琢磨。新华社区中的公共艺术单元策展主题为细胞计划,策展团队希望艺术对于社区,不仅仅是视觉美化的作用,不是精致的装扮与装修。细胞是构成生物体最基本的单元,而社区也是构成社会最基础的单位。艺术像细胞一样介入到社区稳定的生活体,其介入角度是由内而外的,最终也从内到外拓展艺术与社会的关系。
艺术作品《日常风景》(tango)
如果说上一届艺术季我们看到了艺术的高度,那本届艺术季我们又看到了艺术的宽度。艺术家们通过摄影、舞蹈、魔术、诗歌、写作等方式深入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在地居民进行了多角度的互动,创作了《情绪记录馆》《天涯若比邻》《wi-fi》《纸巾计划》《荡马路》等约20组作品,这些非物质形态作品动态纵贯于活动期间,让居民感受到原来艺术并非遥不可及,原来艺术与生活这么近,自己也有机会成为艺术家。当然艺术进入社区并非都能收获掌声,艺术作品占用空间、影响环境、美观不够等质疑声时不时传来,许多作品都经历了反复的协调和磨合,但也由此可见居民对自己家园的守护之心。
细胞计划艺术作品(策展人:沈烈毅)
艺术季全面总结和呈现了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先进经验,并响应自然资源部要求,向全国发起倡议,以“人民城市”为理念,共同推动全国社区生活圈建设。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获得了上海市国际传播领域年度最高奖项银鸽奖最佳活动/案例,艺术季对于城市传播的重要作用得到社会充分的认可。
四届的举办,艺术季的品牌知名度逐渐打响,品牌形象基本树立,同时艺术季的实践性和公众性使得品牌有了更强的辨识度。
“城市”、“空间”、“艺术”作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的三个关键词核心价值进一步明晰:
“城市是我们的展场”,艺术季如大篷车一样在城市中流动,激活一片又一片区域;
“空间是我们的作品”,艺术季通过一届又一届的举办,为城市留下一批又一批高品质空间;
“艺术是我们的生活”,艺术从生活中汲取创作养分,并用艺术点亮人民的生活。
重新开端的艺术季应更坚定地走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不断“聚焦空间、在地创作、持续深耕、广泛引领”,用更先进的理念、更创新的智慧和更优秀的作品回馈上海这座伟大的城市,回馈包容有爱的上海市民。
(来源:市规划院)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