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管网联系着千家万户,作为一个超大城市,上海的供水管网总体数量庞大,其中部分管道敷设年代久远,且近年来供水管网管损事件多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上海市政府提出了精细化治理和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目标,为构建全市供水管网的风险评估体系和方法,采用风险防控技术手段保障供水管网的安全管理,出台了上海市地方标准《城市供水管网安全风险评估技术规范》(db31/t 1332-2021)(以下简称《规范》)。
该《规范》于2021年12月7日由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并于2022年3月1日起实施。
一
实施目标
作为国内首个供水管网风险评估标准,为上海市供水行业开展管网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规范指导,为开展城市供水管网风险排查及老旧管网更新改造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实施后将全面提升全市供水管网系统安全风险管控和运维养护管理能力。
二
适用范围
《规范》适用于上海市城市供水管网中管径≥dn500的城市供水管网安全风险评估。
不适用于原水厂、水厂等内部的管网,也不适用于水质安全、蓄意破坏等安全风险事件。
三
风险评估体系
《规范》共有三种评估体系,即基础风险评估、详细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阶段需求、评估目的、基础数据的详实情况和安全风险实施组织实施条件等要求来确定适用的评估体系。
三种评估相互之间并不替代,即基础风险评估应每年开展1次,详细风险评估应每五年至少开展1次,专项风险评估根据管网安全保护要求适时开展。
四
风险评估流程
五
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进行风险评估。
从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后果两个层次综合评价供水管网安全风险的大小(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或事件后果严重性增大,风险随之加大)。
(1)风险发生可能性覆盖“三类属性”指标,即管道物理属性、管网周边环境和管网运维状态。
(2)风险后果覆盖风险事件发生后具体的损失指标。
风险发生可能性和风险后果两者组合可得到风险评估等级r(i-v级分别对应危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和安全)。依照风险等级的不同,对供水管网现行风险状况进行评价,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置对策。
具体计算过程和指标取值
供水调度中心供稿
上观号作者:上海水务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