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宗万:“戏红人不红”对演员是褒义句

采访完演员魏宗万,因为很喜欢“魏版”的司马懿,便放了张合照在朋友圈。一般来说这一类离开主流屏幕许久的老艺术家,很多80后、90后都只觉得脸熟,少有共鸣。但魏宗万就不一样了,隔了一会儿照片下便堆满留言:“这不是高太尉么”“司马仲达yyds”“经典经典”“童年回忆”……虽然隔了久远的时间长河,可是一看到这张脸,当年那个生动的角色马上就浮现在眼前了。

94版《三国演义》

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很多名演员,人们一口叫出的是他们自己的名字,而魏宗万,人们往往一口叫出的是他的角色的名字。“放在现在,这叫做‘戏红人不红’,人们忘不了您的角色却记不住您的名字,会不会有些介意?”因为多有交流,深知魏老豁达——面对年龄不到他一半的我,每每魏老一个电话过来,开口就是字正腔圆一句“我是老魏啊”,半点都没有“著名老艺术家”的架子,是个非常爽朗有趣的人——因此我的提问也就“大大咧咧”起来。“戏红人不红对于演员难道不是一句褒奖么?”老魏眼睛一瞪,一脸认真:“大家看《三国演义》看的是司马懿,看《水浒》看的是高俅,如果每一部戏里看到这张脸都只看到‘魏宗万’,那是我作为演员的失败。”在魏老看来,对于演员,“戏比天大”在任何时代都不过时——戏都比天大了,自然也比人大,一个演员能被人们作为角色牢牢记住,说明“演成了”,“演员的价值就是活在角色里的,要大家记住我名字干什么呀?”

98版《水浒传》

事实上,魏老说的何尝不是当今屏幕的某种现象,诸多“小花”“小鲜肉”纵然鲜嫩可人,可是演来演去都是自己——当我们在任何一部剧里看到他们,可能都会赞叹一声“是某某某啊,真好看”,而那一个个面目模糊的角色,谁记得。“也不是这么说的,对于年轻演员,小花小草,美不是错,我们不要太过苛责,要给花花草草成长的时间,才能成园成林啊。”没想到,以一句“尔等年纪轻轻,一遇挫折便松散懈怠,日后怎成大器?”刷屏b站的司马仲达大人,对影视圈后辈却如此“护短”,实在有些反差萌。

魏宗万对青年演员的寄语

对此,魏老解释说,因为年轻人才是未来,“小鲜肉也需要成长的,他们将来要撑起中国的荧屏,对他们,观众给予正面的意见和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当然,年轻演员也要内心更强大一些,不要怕碰钉子,不要怕挨骂,要从中得到收获,越过泥泞,方得坦途。”说到这里,魏老话锋一转:“比如我吧,年轻的时候他们都说我丑,那些正面人物啊大英雄啊都不给我演,可我偏要证明我会演戏,这不就一路走到现在,也是坦途了么——当然我现在也还是很想演一次公安局长的哈哈哈。”

正如尼采所言,任何不能杀死我的,都会使我更强大。谁都知道,想当演员,外貌是个跨不过去的门槛。对于年少时期一心想成为演员的魏宗万来说,不够帅气的外貌确实成了无比巨大的阻力。1938年出生于上海的魏宗万,自小就对演戏感兴趣,当别的小伙伴都在玩泥巴的时候,他已经迷上了京戏。而且没过多久就能学唱得像模像样。可是用他自己的话说,“从小就长得丑,脸上还有橘子皮,常年穿打补丁的衣服”。所以,当17岁的魏宗万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初中毕业的时候,他试图考过一些专业院团,却都因为形象问题没有考上,于是他就进入上海汽轮机厂做了一名普通工人。如果说成为演员对于魏宗万是最终的“坦途”,那么这一段坎坷大概就是所谓“坦途”之前的“泥泞”了,但人生中所有的境遇都是有意义的吧,那时几乎每家工厂都有文艺宣传队,热爱表演又能说一口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的魏宗万,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工人话剧队中的一员。正是这段经历的历练,1959年,一心想做专业演员的魏宗万,考取了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1岁进入上戏,这个年纪在他们那届都很难得,但是因为魏宗万在之前的工人话剧队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表演经验,所以在上戏读书的时候,他的才能和天赋便凸显出来了。“当时班里排过六出大戏,其中有三出都是我担任主角。”

事实上,魏宗万获得的第一个荧幕角色,恰恰是因为他“不够好看”。1983年,广西电影制片厂的几位年轻电影创作者张军钊、张艺谋、肖风、何群等组成了一个青年摄制组,他们将郭小川的长诗《一个和八个》进行了改编,创作出了同名电影剧本。在选择演员时,他们摒弃了当时银幕上正流行的唐国强般的唇红齿白的小生形象,而是专门寻找形象有特点长得“歪瓜裂枣”的人。就这样,魏宗万进入到了导演视线。《一个和八个》这部电影于1984年上映后,在业内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魏宗万因此得到了更多拍电影的机会。

1983年的《一个和八个》

几年后,魏宗万遇到了他的“灵魂角色”——在《三国演义》中饰演司马懿,这也是他至今都被几代观众津津乐道的角色。直到今天,在b站上还有无数80后、90后、00后们把这个版本的司马懿奉若“人生导师”,和魏宗万饰演的高俅一起,剪辑他们剧中的“金句”做成小视频,不仅坐拥几百万的观看量,弹幕更是密集到遮屏。网友们纷纷感慨:“魏老在原著范围发挥到极致了”“这台词功夫!极度舒适~”“高太尉这一眼看得我汗毛都竖起来了”……更有甚者,还有幽默的网友给这些台词做“现代文翻译”,在司马懿一句“食少而事烦,其能久乎”之后,大家纷纷“点赞”:工资少,事情多,这种工作干不长啊!

《三国演义》司马懿片段

当我把这些转达给平日里不太看视频网站的魏宗万时,他哈哈大笑:“好的角色好的台词是有生命力的,过了三十年还能被年轻人认同、解读和再创作,是我的荣幸。”事实上,即使时隔三十多年,即使“画质感人”,魏宗万精湛的演技和扎实的台词功力还是如此亮眼,这都源于一个演员的精益求精——为了饰演好司马懿,魏宗万专门查过资料,认真研究了三国历史。而且为了一场马戏,更是拖着年近半百的身体练习了无数次。

“说到骑马,我还差点因为这个不乐意。”魏宗万笑着回忆,“我当时已经54岁了,听说还要骑马,考虑到身体受不了,我就婉拒了张纪中。”但张纪中怎么会放弃这个心中绝佳的人选呢,于是,张导带着司马懿的画像亲自上门,再次邀请魏忠万,“我一看画像,还真有点像啊,再看看张纪中一脸期待,得,我来演!”然而豪情万丈的魏宗万到现场拍了几场,就骑马骑得腰酸背痛、骨头散架,再看看对面唐国强饰演的诸葛亮优哉游哉摇着鹅毛扇坐在小木车里,不免有了情绪:“导演,这不公平,他比我年轻在坐车,我一把老骨头了还要骑马!”“这说明你文武双全,更厉害啊。”张纪中一句话就说得魏宗万心情大好,又继续精神抖擞地骑大马了。

为什么导演们这么执着于魏宗万,因为圈中人都知道,只要他肯演,就没有演砸的。也正因为此,当导演张建亚要筹拍《三毛从军记》的时候,一心想请他来演一个三毛身边非常重要的老兵油子。“我那时候,演了一堆的坏人奸臣,《水浒传》中的高俅啊,《包公生死劫》中的吴太师啊,《大宋提刑官》里的卢知州啊,《隋唐英雄》里的第一大奸臣宇文化啊……因为坏人演得太多,走到街上常被人认出来,看我的眼光都是凶凶的。”所以,魏宗万一听这又是个“又丑又邋遢又油滑”的角色,加上行业圈里普遍觉得“不和小孩搭戏”,当场就拒绝张建亚了。“结果张建亚扑通一下子单腿就跪在我面前了,说我不演他就不起来,把我和老伴吓了一跳,也很感动,最后还是答应他了。”事实上,张建亚这一跪十分值得,在《三毛从军记》中,老兵油子这个角色凭借着时而滑稽时而感人的演技成为亮点,让人因他哈哈大笑又为他感动落泪,这个角色也让魏宗万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这部戏我也演得很愉快,有时加点自己的临场发挥,导演和小演员都能互动起来,是个我很喜欢的戏。”

《三毛从军记》片段

如今,恰逢虎年本命年的“老魏”已十足八十有四,却仍对表演有热情、有冲动,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也会接一些拍摄地不太遥远的角色。“现在大家对人物形象已经不像以前有很多默认局限了——好人不都是浓眉大眼的,坏人也不都是凶悍貌丑的,所以,我现在就想有人来找我老魏演一演公安局长、抗战英雄吧。”最后,老魏还特地给大家录了一段网红片段版“现场配台词”——隔了三十年的,一开口,就是他!

文编|刘莉娜

美编|潘华佳

视频|金 捷

部分视频图片来源于网络

上观号作者:上海文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