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校长徐谊:关注生命,关注价值

说起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有人把它称为这是一所梦想学校:在这里,着力培养面向未来的问题化学习者;在这里,让智慧养成,让智慧生长;在这里,学以聚之,问以辩之。这也是上海二期课程改革进入深化阶段的时期,在新发展阶段找到新的突破点,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实践视角的一方热土。

而校长徐谊,无疑是这座“梦校”的策划师、设计师。眼前这位看起来更像一位学者的校长——实际上,从2003年开始,就已经真正进入了问题化学习的研究领域。而他也以最真诚和坚毅的实践,为学校教育每一个环节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徐谊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校长,上海市宝山区问题化学习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督学,上海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管理专委会副主任,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特邀专家。上海市特级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博士。

点击上方视频观看《一校之长》

宝山实验的“宝山实践”

上海市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是伴随宝山区第一轮教育综改应运而生的。作为“问题化学习”研究的发起人之一,在2016年学校创办之前就已经有了12年2所学校校长经历的徐谊,在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后,自然而然成了这所以问题化学习作为撬动点的新学校的掌舵人。可以说,宝山实验学校一经成立,就承载着宝山区教育者的一个梦想——在新时代基于新的目标和任务,在继承与发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前提下,通过区域的整体改革,探索出区域基础教育实践的一条新路,给出一个“宝山实践”。

在这其中,徐谊主持的问题化学习项目,无疑是宝山实践的最强抓手。对此,徐谊说:“我们教育学会宝山实验学校之所以被称为问题化学习的全国母体实验学校,是因为这一研究本身已经持续了10多年,在全国各地已经拥有了众多优秀的探索者、同行者。所以,这所学校的诞生,其实也是承载着我们整个研究群体共同的梦想——在一所学校,在一个复杂的教育场景中,把我们这么多年的研究成果进行集成创新、系统转化,进而持续深化研究,形成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更加可靠的操作体系,为区域发展更加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为基层学校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样例,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与此同时,宝山实验学校作为一所实体学校,承担着一所学校所有共建者社会化转换的支点:“管理者、老师,以及我们家长、孩子,所有学校、教育的共建者,我们能否在基础教育中通过在一所学校进行这样一个研究,支持与成就各环节的‘问题化学习者’,并不断形成反馈机制,从而优化我们学校的组织管理、教学方式,从而形成真正良性的循环。”徐谊说。

对于外界评价其“勇于探求不断创新”的褒赞,徐谊的思考则更为理性和深入:“教育是需要不断创新的,但作为一个研究者,我认为首先是要遵循规律。”徐谊强调,教育它首先是一门科学,“我们得去认识科学、掌握规律。作为校长,他首先要去思考如何遵循孩子身心成长的规律,教育教学的规律,管理办学的规律,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创新和实践,才是有价值的。”

问题化学习的“提问者”

说起徐谊进入问题化学习研究领域的契机,不少的教育者或家长,可能都会深有共鸣。

“我是一名英语老师,深究英语学科的学习规律,会让我们对学习产生特别的认识。”徐谊说道,由于学习英语需要大量的记忆,但是记忆的量,又并不等同于学业表现,“所以作为老师,一方面需要让孩子去背诵、去记忆必要的词汇、语篇,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培养和发展孩子英语语言的综合能力。在这其中,起点并不在于‘教的逻辑’,而在于教师深谙‘学习的逻辑’。”

徐谊认为,对于教师来说,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孩子学习的问题在哪里;第二,他的问题是怎么去解决的,作为教师又如何去支持他;“这个里边就产生了两个关键词,第一个问题,第二个学习。由此,从03年开始,我们这个团队就开始研究问题化学习了。我们试图通过对于学习的研究,思考如何系统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再提升孩子学科的认知能力。通过系统的方法去解决或者说支持和帮助我们孩子解决他学习的问题。”

对于徐谊和研究团队来说,将孩子学习的过程视为整个的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使“问题化学习”的研究,不仅具有了学术意义,同样也具有社会学意义。它一方面尤为强调学习主体在处理学习过程中问题的各种反馈机制;同时也特别关注提出问题与形成自身思维逻辑之间的因果关联。

“在我们的问题化学习研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训练点,是引导孩子发现和提出问题并培养孩子‘打破砂锅问到底’的追问能力,一方面梳理自己的逻辑,另一方面在追问和互答中学会批判和辩证,以此来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通路。”徐谊说道,“对于孩子来说,能够主动发现与提出问题,就实现了从被动学到主动学的转变;而‘追问’和‘问题系统化’,好比数学中的“微分”和“积分”,就实现了知识的整体建构和思维、素养的有效发展。事实上,整个问题化学习的过程还是孩子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学习的热情和自信不断增强的过程。”

在问题化学习研究的过程中,徐谊和团队也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不断提问”和“持续追问”,并在近20年的研究中,通过各个环节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丰富、完善着问题化学习的实践模型。在这其中,如何兼顾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如何调和“问题逻辑”和“学科逻辑”,如何回应未来发展与现时需求……这些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都使他们走的每一步路异常艰难,却也更为扎实。

“事实上,我们培养和发展的问题化学习者,到今天我们才发现,它不仅仅是指我们的孩子,恰恰更是我们老师和管理者自己。”徐谊介绍道,在他同时担任所长的问题化学习研究所的十四五规划当中,实验群体中的学校、学科、老师都在做问题化学习。

学习研究者的“学习理想”

徐谊对于问题化学习的愿景不仅止于宝山或上海:“我相信在未来,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学校,会有更多的人可以走进来,实现可复制,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在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公平发展的前提下,我们问题化学习研究的实践,及其成果的推进的机制,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的。”

对于徐谊而言,“问题化学习”研究的动源,远不止提升一些孩子、一个学校的教育质量,而更着眼于在当前世界基础教育,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的改革语境下,一个基层教育管理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讲好中国义务教育故事的应有的担当。

“我们要讲好中国教育故事,输出中国基础教育标准,那么问题化学习的探索尽管还在路上,但我相信聚焦学习本身规律的研究,能够让更多的孩子理解学习的意义,具备学习的动力——让孩子更会学习。”徐谊说道,“我们强调的问题化学习其真正的目标,是孩子能够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既能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又具备面对未知世界的复杂问题的解决能力。”

不仅如此,对于一个生命的个体而言,徐谊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让自己变得更好,也是让我们生活的世界能够变得更好:“我是个教育理想主义者,我觉得教育能够改变人,改变人类,它是我们这个世界未来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石,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而这也是我们人类独特的创造。”

来源:他们是一校之长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