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这种二维码别扫!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网上购物。随之而来的各种“扫码领福利”“关注抽奖”等活动也越来越多。

有的时候,这确实是“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但大多数情况下,这都是“天上掉陷阱”。

年前,福建省厦门市的隋女士在qq群里看到一则“免费领围巾”的消息,随后,一个网名叫“进群找我审核”的陌生人来添加隋女士,表示可以推荐免费赠送围巾的淘宝商家给她。

互加好友后,对方很快给隋女士发来一个二维码,说是扫码就可以链接到商家。

扫码后,隋女士与所谓的商家“客服”联系,要领取免费的围巾。

这时,商家“客服”向隋女士发来一个二维码,并声称需扫码进行操作,开通“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就可领取“福利”。

隋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开通功能之后,对方又发来一次二维码,称只要再扫描一次就可获得50元的优惠券以及佣金。

可这次扫码后,隋女士的支付宝账户居然被扣1436元。

当隋女士质问“客服”怎么会扣款时,对方称可能是隋女士名下有两个支付宝账号存在冲突,导致被扣款,并又发送了一个二维码让隋女士添加“财务微信申请退款”。

这一次,隋女士没有再次扫描二维码,而是选择报警,避免更大的财产损失。

隋女士遭遇的是典型网购骗术中“领取福利”的骗局。

在这次骗局中,骗子借着发送“福利”的名义让隋女士先后三次扫码,最终造成了1400余元损失。

通过对隋女士三次扫码的分析,便可以还原出整个骗局的套路。

三次扫码  各有“目的”

01

第一次扫码

qq群中的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是让隋女士能够联系上“发福利”的商家,彼此建立联系,进而就是骗局的开始。

02

第二次扫码

“客服”发来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实际上正如隋女士自己看到的一样,就是开通支付宝“免密支付”的二维码,骗子为的是消除后续将隋女士支付宝账号中资金转走的密码“障碍”。

03

第三次扫码

还是“客服”发来的二维码。这个二维码是在隋女士开通了“免密支付”后“客服”发来的付款二维码,有了前面两次扫码的“准备”,尤其是第二次扫码,“客服”便可以在不需要获取隋女士支付密码的情况下完成最终的诈骗。

警方提醒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警惕,遇到“福利”“客服”来“敲门”的时候,多问为什么,便可能避免网购骗局中多数的坑:

1、为什么有“福利”砸到我?

网购过程中,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网购时要选择有网上经营资质的商家,对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商品应提高警惕,注意提防和甄别,小心低价诱惑的陷阱。

2、为什么有“客服”找到我?

收到自称客服的来电,请勿轻易相信,可先到正规网站核实交易信息或通过正规渠道获取官方电话核实。

3、为什么要提供“验证码”?

正规退货、退款环节都不需要提供银行发来的短信验证码,请勿轻易将验证码、银行卡余额、银行卡密码等提供给陌生人,更不要按照对方指示操作;特别要注意不能提供验证码,这是最后的防线。

4、为什么骗子会找上我?

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到部分群众的购物信息,并联系群众实施诈骗,所以有关自己个人信息的快递单据,应先撕毁或者涂黑再丢弃,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

资料:科普中国、法制日报、新晚报、养生中国

编辑:王雨思

上观号作者:上海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