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类社区书院
——江桥镇社区书院
在嘉定区的江桥镇共有60个村,
如何在这个镇
将学科学、爱科学的氛围带动起来?
江桥镇社区书院来帮忙!
江桥镇社区书院自申报2020年
上海市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以来,
以建设综合型基层科普场馆为抓手。
社区书院在空间、功能及资源上
充分依托和融入江桥镇
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
机制建立方面,
确立了以江桥镇党委领导、
科协主席牵头、
分管领导负责、
科技助理协调推进的管理构架,
同时由镇科协、
村居科普干部等工作人员
负责具体科普工作落实。
为了扩大覆盖实效,
形成了“1+60”的组织架构,
江桥镇60个村和社区作为社区书院分站,
承接社区书院走进村居、走近居民的功能。
空间布局上,
设置了“科普·智空间”互动体验区域、
“乐读科普”亲子阅览区域、
“乐活健康”室外步道展板等。
活动开展方面,
结合建党百年、
“全国科普日”等重要契机,
2021年共开展78场次活动,
参与人次达2430人次,
为居民提供融合式的科普服务。
地址
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海波路1020号)
你知道吗?
江桥镇社区书院在探索过程中形成了突出党建引领、融合产业特色、资源延伸下沉的创新特色。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在科普活动开展方面,充分与镇内党建活动充分融合,结合建党百年等主题,如5-6月期间开展的“红色科普影院”科普影片活动,与江桥镇党史宣讲活动结合开展,以“党史+科普影片”的形式,向村居党员群众讲述我国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敢为人先的创新故事。
二是融合产业特色,社区书院内的“科普·智空间”互动体验区域,与太太乐、驴妈妈、小i机器人、工博士等本镇重点科技企业联动,设置了“鲜味之旅”、“红色旅游vr之旅”等互动设备,充分运用本地科普特色资源,充分发挥江桥健康医疗新材料、数字贸易和服务等特色产业科技优势。
三是资源延伸下沉,在科普资源覆盖面上积极向全镇延伸,打破空间局限,注重科普活动及资源向村居配送、向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输送,让社区书院走进村居、走近居民。如暑期“百年记忆·科技之旅”青少年科普系列活动、“科普‘小课堂’进社区”系列活动是以直接配送到社区的形式,让居民、青少年在“家门口”体验科普活动,让科普资源惠及更多居民群众,积极构建全镇科普生态圈。
特色类社区书院
——奉贤区书苑南桥社区书院
如果说江桥镇的社区书院
是依托60个村来建设的,
那么奉贤区南桥镇
则是整合了现有的56个党群服务阵地,
通过腾挪公共空间,
设置专用科普教室,
配备一系列智能硬件设备
来把社区书院建立起来。
同时制定完善的科普教室管理制度,
营造设备完善、管理规范的科普氛围。
此外,
结合现有党群服务志愿队伍,
采用专兼结合的形式,
配备一支科普志愿服务队。
科普志愿服务队针对受众人群,
制定科普行动方案,
定期开展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的科普活动。
南桥镇社区书苑建设
始终坚持将党的政治优势、
组织优势、
资源优势转化为基层科普的
强大动能,
全方位推进全域科普工作
向纵深发展。
地址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南桥镇江海花园87号)
你知道吗?
南桥镇在社区书苑建设上始终坚持规划先行、注重顶层设计,不断做实做优科普服务供给机制,打造“党建+科普”特色品牌,全面发挥党组织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引领作用,建立“一级指挥、二级调度、三级联动”的科普工作体系和条块结合、上下互通、党群联动、共同发力的科普工作机制,为科普课程注入红色基因、为科普推广提供红色资源、为科普发展强化组织保证。
多元融合、精准服务,实现“一站通享”。依托现有党群服务站,为科普活动进社区、进商圈、进楼宇提供现实载体,变“上门听课”为“点上送课”,以党群+科普为圆心,充分辐射全镇四个园区与主要楼宇,配送植物微景观、桌面农场等白领科普课程7节次,有效推动科普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服务下放。深入破圈、扩宽边界,实现“一轴多转”。为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南桥镇进一步打破功能条线壁垒、深化公共资源整合,如在红叶公园开展“科普惠民办实事童心向党迎百年”亲子科普游园会活动、在楼宇大厅开展“科普志愿午间行携手共进开新局”便民设摊,提供法律科普、政策宣讲等服务,真正实现为民服务办实事、科普活动零距离。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