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故居故事|书隐楼之“隐趣”

卷首语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城市里的一座座房子,就像方方正正的汉字,书写城市的百年沧桑,风云巨变。他们汇聚成一篇优美的诗,一段慷慨的文,文字的内容,是独属于房子和它主人的故事。

在黄浦的街头巷尾,有许多像这样有故事的建筑。

那房、那人、那事,是属于黄浦的专属文字。

树影斑驳,夕阳金砖,书隐楼,一座隐藏在上海老城厢的清朝住宅。行人置身其中,仿佛穿越了历史时空,亲耳聆听这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宅院诉说历史的沧桑变化。

书隐楼也被称作“九十九间楼”,顾名思义,这个名字旨在表达这座宅院的恢弘气势和富丽壮观。据记载,书隐楼的房间实际上有70余间,是一座五进的宅子,建筑面积达到了1000余平方米。

书隐楼的命运和“隐”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首先是它的主人若隐若现。相传,书隐楼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由乾隆年间《四库全书》的副总编修、与纪晓岚齐名的癸未榜眼沈初所题,然而追本溯源,书隐楼真正的主人,是拥有“沪上三十六景”的上海三大名园之一“日涉园”。

“水石之胜,为一邑冠”,日涉园曾经在属于它的年代冠绝上海滩。园名“日涉”,取自陶渊明《归去来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之句。

日涉园之美趣在于泉石之胜。整个园林以山响草堂为中心,南部凿池叠山以成主景,北部辟有庭园。草堂前,池亦似水蜿蜒,山石环抱,主峰上立着三枝石笋,三柄长剑,直指天空。水池上架一环洞小桥,过桥入洞,便可领略曲径通幽之雅趣。入住其间,漫步主峰,你可以欣赏“皴”“透”“瘦”皆备的湖石假山,亲近那一杆杆青青翠竹,沐浴那初升的阳光。乡贤梅兰芳1956年3月初回乡祭祖扫墓时,下榻在日涉园,就是被园林“水石之胜,为一邑冠”的盛景所吸引。

明代林有麟绘《日涉园图》

其次,书隐楼之“隐”还在于它的“隐士”风采。书隐楼,与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并称“明清江南三大藏书楼”。

清代《古书隐楼藏书》古籍

书隐楼第二进大厅的正厅悬“毓瑞堂”匾额

清康熙年间,日涉园被上海名绅陆明允所购,至乾隆年间其后代增扩书屋并改名书隐楼。后来,书隐楼被卖给了郭氏。书隐楼不复往昔盛况,但楼内院落,处处可见精美的砖木雕刻艺术,如“周文王访贤”“八仙游山图”“穆天子朝觐西王母”“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等,这些是曾经它隐士风采的证明。

2021年,黄浦城市更新公司积极推进书隐楼抢险维护及残件管理保护。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及施工方案,经历多轮专家评审后,最终确定书隐楼抢险维护工程,主要包括搭设钢结构雨棚、残件管理、支撑补强、蚁蛀处理、疏浚与除草、消防及安防六大块内容。

日前,书隐楼抢险维护工程完工,残件管理有序,后续将加强建筑本体监测。通过此次抢险维护,增强了书隐楼防雨防台防汛能力,并对区域内散落的有价值残件进行了集中保护、归档整理,为今后书隐楼修缮打好了基础。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