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元就能办理一张从业资格证,甚至还能伪造无犯罪记录证明、学历证明?2月17日上午,嘉定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宣判一起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案,4名被告人依法被判处相应刑罚。
//
据检察机关介绍,被告人李某、汤某甲、汤某乙通过为一家出租车公司介绍驾驶员赚取中介费,但由于部分驾驶员的入职证明材料不齐全,他们便想通过伪造虚假证明让驾驶员顺利签约。
据被告人钱某交代,自己原本经营着一家照相馆,但生意并不景气,偶然发现可以通过办理假文书和假证件赚钱,便在各网络平台发布相关办证广告,在江桥镇一处住所专职造假。
2019年起,钱某在李某等人的介绍下,先后为20多位驾驶员伪造入职材料,包括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机动车驾驶人安全驾驶信用情况、体检报告、学历证明、社保证明及经营性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等。
2021年1月19日,钱某等4人分别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从钱某住所查获了大量用于伪造证件的印章、证件外壳等作案工具,并从该出租车公司调取了上述20余份入职材料,经查均系伪造。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印章3件以上,应当追究刑事责任,9件以上就属于“情节严重”的情形。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钱某制作假证20余套,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9个月,罚金人民币4万元;被告人李某为10多名驾驶员介绍制作假证各一套,构成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罚金人民币4万元;本案其他两名被告人,分别判处2年至3年3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近期,法院涉及驾驶人员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共有28起关联案件,部分驾驶员安全驾驶信用有问题、受过行政处罚或被判过刑,大多数驾驶员没有从业资格证。”嘉定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黄薇表示,购买、使用假证同样属于违法行为,提醒市民应当通过正规途径办理国家机关证件,以免后悔莫及。
撰稿:司舒舒
摄像:秦建
编辑:倪丹丹
上观号作者:上海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