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物理学会第17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2021年会于2022年1月15日下午13:30在上海科学会堂海洋能厅顺利召开。会议由上海市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梁齐主持,来自上海各高校、研究所和部分中学的4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陆伯鸿监事长等监事会成员参加会议,其余代表通过腾讯会议在线上参加了会议。
上海市物理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教授马余刚院士代表上海市物理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向大会作上海市物理学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马理事长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学会2021年在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和教育改革以及科普工作等方面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马理事长指出,2021年由于疫情反复,对学会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学会各方面的工作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不仅完成了学会下属专委会的调整和充实,完善了学会的各种制度,并且克服困难举办了十余次学术会议,顺利举办了上海市中学生物理竞赛、上海市大学生及中学生物理学术竞赛、大学生物理竞赛及其他各类竞赛,举办了中学物理和大学物理青年教师的讲课比赛,还举办了各种类型的中学物理教师培训班,这些活动对加强上海物理学界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提高物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广大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科普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各高校和研究所利用多种平台开展各种科普活动,举办科普讲座,撰写科普文章,开设夏令营等,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追光逐梦”系列科普微视频及其衍生科普图书、课程与展品获得2020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奖一等奖。马理事长代表第17届理事会对全体会员所做的努力和辛勤的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马余刚理事长作工作报告
马理事长最后指出,2022年学会将继续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及教育教学改革、科学普及等方面开展工作,要在培养青年物理工作者、促进青年学生参与科研工作、发挥博士后作用等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学会正在考虑组织专家,撰写一批物理方面的科普读物,进一步推进学会的科普工作。学会希望各专业委会和工作委员会按照2022年的工作计划扎实推进落实,进一步凝聚全市的物理学工作者,团结一致,努力开展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结合的各种活动,争取2022年的工作有更大的成绩。
上海市物理学会秘书长、复旦大学教授陆昉就学会2021年度的财务状况及团体会费标准的调整向会议做了说明。随后对团体会费标准调整方案进行了投票表决。经过投票,一致通过了这个调整方案。
陆昉秘书长作财务报告
会议邀请复旦大学黄吉平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邢向军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何朋教授就2021年诺贝尔物理奖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释和解读。黄吉平教授的报告“复杂系统与统计物理—以2021年诺贝尔物理奖为例”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什么是复杂系统,什么是全球变暖,并对真锅淑郎、阿塞尔曼和帕里西三位获奖者的工作做了介绍。邢向军教授的报告“自旋玻璃理论解读—2021年诺贝尔物理奖解读”对帕里西的重要贡献之一,自旋玻璃的理论和实验以及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复杂系统的重要影响作了详细介绍。张何朋教授的报告“鸟群复杂体系的集体动力学—2021年诺贝尔物理奖解读”对帕里西的重要工作之一,从物理的角度研究鸟群复杂体系的集体动力学作了饶有兴趣的介绍。这些报告不仅让我们理解了复杂系统,也让我们看到了物理学的魅力和强大威力。
复旦大学黄吉平教授(左)
上海交通大学邢向军教授(中)
上海交通大学张何朋教授(右)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