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红|学术路上的砥志研思者

人物简介

刘艳红,1970年生于武汉。1997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毕业,2001年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博士毕业。现为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政法论坛》主编,东南大学兼职教授,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主任。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等。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校教指委委员等。研究领域集中于刑事法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民行刑一体化、监察法与腐败治理等。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2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实质刑法观》《实质犯罪论》《实质出罪论》《网络犯罪的法教义学研究》等著作10余部,主编《刑法学(上/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大数据与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研究”等课题30余项。在《东方法学》发表《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反智化批判》和《刑法理论因应时代发展需处理好五种关系》(点击查看)等多篇高被引论文。

孜孜不倦,学术意义的叩问者

刘艳红教授被业界所熟知的著名学术标签是“实质出罪”,她在2009年出版《实质刑法观》,正式开启了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之争,该书一经面世便在学界产生重大学术影响(2019年发行第二版),获得了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刘艳红后来在2014年出版《实质犯罪论》、2020年出版《实质出罪论》,自博士毕业后孜孜不倦二十年完成了上述三部标志性著作。对此,我国著名刑法学家储槐植教授评价:“三部曲成果引领中青年刑法学者的学术创新,一般人难以企及……作为一名学者,能够沉浸于自己喜欢的学术领域,并能不断推陈出新,是非常不容易的”。

其实,“实质出罪”不仅是学术之标签,更是刘艳红一直以来研习刑法、叩问学术意义的最直接表达。关于刘艳红教授为何会选择这样的刑法学术道路,她的回答是基于刑法的根基与信仰。她始终认为,“一时意气之言,虽随风而逝,仍锐可当锋;一时意气之刑,虽陟罚臧否,却刀可伤人。学习刑法,不能仅满足于获取知识与养成技艺,还需维护刑法保障公民自由权利之根基与恪守罪刑法定主义之信仰,以此共同坚守现代刑事法治的内在纹理和血脉”。林山田教授曾在《刑法各罪论》扉页中说“献给通过刑法与刑事司法而体现法律正义与社会公道的法律人暨因为枉法裁判而丧生受难、坐牢受苦或饱受迫害屈辱的被害人”。林东茂教授也在文章中认为“刑法是在恶缘的漩涡里打转的知识领域,这冷肃如冬日的知识,会映照出刑法研究者的独特心灵”。就此而言,对于刑法学之于社会的意义,刘艳红与刑法学家林山田、林东茂不谋而合,学术研究中既浸透着一个刑法学者良法善治的追求,也表达着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社会民生和百姓疾苦的关注。这是一个学者的耐心,也是一个法律人的真诚,她需要不断在不同的语境中调适抽象正义和个案正义之间的矛盾,时刻关注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之间的平衡。所以,在刑法理论、司法实务更强调实质入罪的氛围中,刘艳红基于每一个刑事案件的后果的责任感,都会一如既往地选择实质出罪的立场,因为一旦将实质立场作为入罪的工具,对法治而言就是一种灾难,这意味着形式法治会被突破,法治则会走向它的反面。

除了三部曲之外,刘艳红还将实质出罪的标签、保持刑法谦抑的立场深入到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多个领域,《网络犯罪的法教义学研究》一书于2020年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并于最近刚刚出版,该书是贯彻刘艳红教授学术情怀的又一部力作。这样的学术标签,代表着一个真心执着于法治的刑法学者及其思想成果获得了更多的认可。面对自己的学术经历,刘艳红教授总会借用马克斯·韦伯式的责任伦理:“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只能如此”。

视野开阔,交叉学科的探索者

刘艳红教授精力充沛、学术兴趣广泛,学术触角敏感,在长期研究刑法学中的基础与前沿问题的同时,以刑事法科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研究。比如在研究行政犯的同时,进行行政刑法的研究;在研究刑法中民刑交叉问题时,就着手于民刑一体化的探索;在研究刑法中的刑事责任的同时,辐射至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并由此展开了对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问题的研究;作为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主任,还长期致力于监察法与反腐败治理的研究。同时,刘艳红以她自己的研究为心得,以学术带动学科,比如,刘艳红带领她曾经担任院长的东南大学法学院各个方向的团队,如最高人民法院司法大数据研究基地、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检察基地、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反腐败法治研究中心等展开系列学术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为东南大学智慧法治与社会创新研究院揭牌

对于如何同时驾驭这些不同学科的研究并以此带动学科的发展,刘艳红无疑是有着自己的心得的。在她看来,不同学科之间是触类旁通的,同时,做交叉学科研究不能性急,一定要在自己的本学科有所建树之后,才适合开始做一些跨学科研究。刘艳红在她自己的本学科即刑事法学科成名早成果多,历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本科和硕士教育、北京大学的博士阶段学习,以及武汉大学博士后学习之后,对于刑事法学的研究基础扎实,同时,又出于对古典自然法的热爱和钻研,奠定了其实质刑法的基本立场,出版了实质刑法三部曲系列《实质刑法观》《实质犯罪论》《实质出罪论》,同时还出版了其他刑法著作。有如此扎实的刑事法学科的理论基础,以此为前提,再做交叉学科研究,可谓水到渠成。也正因为刘艳红深厚的学术功底,当她在做跨学科研究时,所取得的成果非常具有引领性。比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大数据与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研究”,助力国家智慧司法;比如《行政刑法的一般理论》一书一版再版,为学界研究行政犯提供非常重要而独特的视角;比如发表在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上的《人性民法与物性刑法的融合发展》,为刑民学界以及公私法交叉融合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比如2019年发表的《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中的反智化批判》成为年度爆款,并至今仍为人工智能法学研究常引文献;比如2019年发表的国内第一篇研究爬虫的文章《网络爬虫行为的刑事规制研究》,发表后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高度关注,字节跳动公司因此设立由刘艳红负责的“网络数据爬取法律问题研究”课题,课题组于2020年发布了《网络数据爬取法律问题研究白皮书》,在业界引起了良好反响。据悉,该白皮书以后每年都会发布,将成为数据领域持续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并将为业界规范数据爬取提供法律保障。再如,在反腐领域出版的《中国反腐败立法研究》《预惩协同型反腐败国家立法体系战略问题研究》等,都是刘艳红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法学会以反腐败为主题的重点或重大课题的成果。在交叉学科的探索中,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发现新的问题,结出新的硕果,已经成为刘艳红学术研究的新常态。

爱生如己,育人温度的传递者

学术的追求往往也反映着一个人的人生方向和生活态度,刘艳红教授对待科研的那份真诚也反映在教学当中。刘艳红自1992年本科毕业后即进入高校从事法学教育,至今已近三十年,在传道授业中不仅注重为学生磨砺专业知识的锐度,更注重传递教书育人的温度,知行合一、立德树人,成为教师职业之首要。刘艳红认为,以身作则也,师之道也。无论在学习、学术还是生活上,她特别注重对学生品质的培养,尤其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导或传输一种热切的悲天悯人的善心,唯此才能在刑法这个“恶缘的漩涡里”(林东茂)走好学术之路、走正人生之路。

刘艳红在长期的执教经历中,为学生和同事感受最深的教学特点是有教无类,她所指导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起点不同、性格各异,其中不乏一些“怪才”,但她都能兼容并蓄在自己门下,真正从学生角度为学生们进行个性化的指导,经过打磨的很多弟子如今都已进入高校或实务机关,成长为年轻有为的刑法人才。无论如何忙碌,刘艳红都固定和她指导的研究生们“每周一见”,而且这个见面会是开放式的,其他导师指导的同学如果愿意的,也都可以参加。见面会的内容有论文指导、案例分析、答疑解惑、前沿问题讲解等,内容不拘一格,形式则较为固定。与学生们在一起,是教师的职责也是教师的幸福,学生的喜爱、学生的进步,正是对她的最大鼓励。

在教学方面,刘艳红教授取得了众多荣誉或奖励,如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秀教师”、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江苏省“教育先进个人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等,但令她最骄傲的永远是“我最喜爱的研究生导师”等学生们评选授予的称号。无论身为普通教师、学科带头人抑或曾经的一院之长,刘艳红对教学的投入、对学生的关心总是让人充满敬意。每当听闻某位学生生病或有其他困难,她都会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等方式给予问候并积极提供各种帮助;每当知道某位校友陷入人生低处时,她总是亲自给予安慰并带头捐款,同时还动员师生们慷慨相助。在传递育人温度的同时,也感染了很多人,这样一位真诚待人的师者,传播了很多正能量,也收获了很多敬重的目光。

刘艳红在学术上是高产者,学术著述成果迭出,每每有新书出版,她总是第一时间自掏腰包买书送给同学们,同学们都习惯了“老师的新书可免费获得”。刘艳红经常会收到学生或素未谋面者发来的邮件或私信,刘艳红都会给予耐心回复或解答。无论从学术标签的打造还是教学经历的点滴,都能看到刘艳红认真对待学术、认真对待生活、认真对待学生的执着坚持和表里如一,这或许也是她在形式正义基础上提倡“实质论”的最深刻原因,这往往也是一个学者、一个师者能够满怀激情和热情为学术、为学生、为社会而不断努力前进的根本动力。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