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季卫东,1957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983年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毕业后留学日本,获得京都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就任神户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6年升任终身正教授。1991年至1992年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2008年至2018年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2009年获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为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兼任神户大学名誉教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公共政策研究部学术委员、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学术委员、中国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上海仲裁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法学会法社会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法治研究会会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最高人民法院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学术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日本学会副会长等职。在《东方法学》先后发表《法解释学大有发展》《金融改革与“法律特区”》《司法体制改革的关键》《人工智能时代的司法权之变》《人工智能开发的理念、法律以及政策》等多篇高被引论文,是《东方法学》top20优秀作者。
走向国际学界,以“程序—议论”范式回馈社会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大约二十年期间,季卫东教授围绕法与社会系统理论、比较法律文化论、宪法秩序、立法、司法以及法律职业等领域的多样化课题,交替使用汉语、日语、英文等语言,周游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比利时、奥地利、韩国、新加坡、泰国、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等许多国家参加学术研讨会、演讲以及交流,在国内外各类高层次的杂志上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专著和编著。他曾经受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之邀到法治论坛做主旨演讲,还担任过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司法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鉴于季卫东的学术贡献和发展潜力,在1994年他被遴选为国际社会学协会法社会学研究委员会(rcsl)的指定理事。
季卫东就读于北京大学法律学系(燕园南门,1979年)
他的日文专著《超近代的法》在2001年获得日本法社会学协会首届优秀著作奖。根据cssci分析结果,季卫东的代表作《法律程序的意义》一文被引率占1998年、2000年全国文科单篇论文被引率第一位,并且迄今为止一直高居全国法学界法理学科学术影响力的榜首。他在2001年提出“合宪性审查和司法权的强化”这一涉及政体的重要命题。也是在这一年他比较精准地预见到了“法治中国的可能性”。季卫东在2007年入选日本《朝日新闻》综合周刊评定的“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中国人”、在2017年入选《今日中国(china today)》杂志社评定的“影响中国法治进程的百位法学家”。
季卫东教授最知名的学术贡献是1993年发表的关于新程序主义的长篇论文,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上世纪90年代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修改,使“程序化”成为中国司法的重要价值维度。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季卫东开始探索“法律解释的真谛”,后来又进一步提倡“议论的法社会学”,始终关注在程序公正的条件设定下如何通过推理、修辞、辩驳、证明以及论题术把程序的形式要件与议论的实质内容密切结合起来,以达成社会的基本共识,建构一种合作博弈的体系,为法律制度的运行确立正义的原则。可以说,季卫东在法学理论发展史上的定位和评价将集中在推动“程序—议论”的法学范式创新上,正是这个视角为在中国特有语境里、在关系网络结构中逐步践行现代法治找到了关键性抓手。
主掌新兴法学院十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8年季卫东辞去神户大学终身教授的教职回国,直接就任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在两届十年的任期内,在校方的鼎力支持和全院师生的通力合作下,他有效推动了以“三三制”法科特班为核心的法学教育改革,致力于培养优秀的涉外法律人才;按照“金角银边草肚皮”的围棋原理布局学科建设,促成了若干跨学科平台的建设;先后引进著名学者、外籍教师以及留学归国的青年教师近三十名,显著改善了法学院的人才结构,形成了专心治学、自由切磋的良好学术氛围。
季卫东一直强调并身体力行国际化这个发展主战略,不仅鼓励师生走出去,而且还创办llm和sjd项目吸收国外留学生,并且加强与世界著名法学院的交流合作。如他在2014年创办的国际期刊《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是亚洲第一份法社会学全英文刊物,已经被列入剑桥大学出版社核心期刊和著名国际引文数据库scopus,大幅度并可持续地提升了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这家年轻的法学院自2012年起连续十年进入qs世界大学法学院排名榜前100名,2017年起进入教育部学科评估全国法学院校a类方阵,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机构2020年发布的世界大学法学学科排名榜中更飙升到前30名。
学术和事功再次转型,成功运作多个研究平台
从2018年功德圆满地卸任法学院院长一职起,季卫东教授开始渐次进行学术多样化的再次转型,并继续抱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学校支持下他创办了校级实体化机构——日本研究中心,聘请福田康夫原首相担任荣誉顾问,推动中日企业创新合作、学术交流以及民间外交,三年来通过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在中国和日本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被认定为教育部重点国别研究中心。根据北京大学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季卫东的论文《法律职业的定位:日本改造权力结构的实践》在中国知网中1917年有记录以来近21万篇日本研究文章中引用率排在前三名。另外,他还重视政策咨询工作,在2018年初夏就曾向高层建议中国通过促成rcep和申请参加cptpp的政策化解经济外交和司法外交的被动局面,这样的想法在两年多之后业已成为现实的举措。
在上海交通大学法社会学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季卫东在2019年创办了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并担任院长,致力于推动法律实证研究以及文理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研究,建设国内顶级、国际著名的社会科学高端平台。近年来,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法律之间关系的专攻方向上,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出版了编著《ai时代的法制变迁》,并在《as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第7卷第3期推出了欧亚学者就相关主题进行探讨的专辑,还推动了中国与欧盟就数字时代的法律问题进行对话与合作。季卫东还从2020年起担任上海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创新试验区专家咨询委员会顾问以及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正受命筹备设立中国计算机协会(ccf)计算法学分会。
赢得国际学术声誉,为法治中国加分
在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支持下,曾经获选“1978—2014年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的季卫东首部中文著作《法治秩序的建构》被译为英文分上、下两卷(building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vol.lprocedure, discourse and hermenutic community, vol.llldeas, praxis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由海外著名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出版社卢德里奇(routledge)在2017年发行。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当代中国中心主任葛维宝(paul gewirtz)在为这部译著撰写的导言中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杰出的中国法学家季卫东教授的这本著作,对西方读者了解当代中国、特别是了解中国的法治道路而言是难得的重要贡献……季卫东不仅是一位积极致力于推动中国法制改革的人,他还是一位重要的理论家,熟知世界各国法律与社会发展的经验,也包括中国悠久的历史。这是一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著作,既是对中国在法治建设方面需要做些什么的建言,也是对理解和解释正在发生的现象的理论贡献”。法国司法高等研究院总干事噶拉邦(antoine garapon)也指出:“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介绍中国在实施法治时面临的主要挑战的一部著作。季卫东教授既展示了强大的法社会学研究力量,也阐述了他对中国法律秩序以及司法改革的个人见解。只有兼具两种视角的学者才能如此老练地指出真正的问题和设计解决方案”。
首次访问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1996年)
季卫东教授的另一本著作《通往法治的道路——社会的多元化与权威体系》(towards the rule of law in china: social diversification and the power system)也即将由剑桥大学出版社付梓。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东亚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安守廉(william p. alford)应责任编辑的邀请为这本译著撰写了这样一段推荐语:“季卫东长期以来一直是法社会学界的翘楚。季教授的这本新书展示了一种跨学科、跨国界的宽广视域,也凝聚了他担任中国顶尖法学院院长和法制发展顾问过程中积累的实践智慧,对法治在中国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高度原创性的、丰富而细致的论述”。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