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从这里唱响丨回顾《风云儿女》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

本期微展览将为观众回顾电影《风云儿女》和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过程。

1934年秋,左翼影片拍摄基地——电通公司刚刚完成《桃李劫》的拍摄。主创人员聚集在经理马德建家里,讨论第二部影片的拍摄,田汉允诺创作一部反映长城抗战的电影,反映知识分子从苦闷和彷徨中觉醒,勇敢地走向抗日前线。

同年冬天,田汉在徐汇区一个简陋的亭子间里创作出了影片《风云儿女》的故事梗概,原名为《凤凰的再生》。他在剧本结尾写下这样的诗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血肉来筑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大炮飞机前进!”

剧本还没写完,田汉就因为宣传抗日思想被逮捕入狱。夏衍把田汉写的《风云儿女》电影故事梗概改成分场台本。

对田汉等左翼文艺工作者的被捕,聂耳义愤填膺,同时也唤起他的创作激情。他主动找到夏衍,要求担当起《义勇军进行曲》作曲任务。不等夏衍回答,聂耳伸出手来和夏衍握手,“我干!交给我。”并用肯定的语气补充说:“田先生一定会同意的。”

聂耳拿到了剧本,铿锵有力的词句拍打着他的心潮。“起来!”这就是他要的那种吹响革命号角的歌词啊!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

聂耳通宵达旦地谱曲,在1935年3月底完成了初稿。激动的聂耳赶紧找地方试唱。因为住所太小,他经常串门到司徒慧敏家里,一遍遍地唱“起来”,修改曲谱细节。

这时,时局愈发紧张,曲谱还没定稿,聂耳面临着被捕的危险。党组织为了保护和培养年轻且富有音乐才华的聂耳,决定派他出国学习,由日本转道去苏联。

出国前,聂耳到电通公司位于荆州路的摄影棚,与大家一同练唱,仔细倾听司徒慧敏和张云乔等人的修改意见。

1935年4月15日,聂耳登上开往日本的远洋邮轮。身处异乡的聂耳有感于所见所闻,不断捕捉创作灵感,完成了曲谱修改,并于4月底将曲谱定稿寄给上海电通公司的孙师毅和司徒慧敏。

聂耳对原歌词有几处细微的改动。为增强歌曲力度,聂耳和孙师毅商量作了修改:“起来”从两个增加到三个,进一步强化了情绪;在原歌词最后的“前进!前进!”后面又增加了“进”字,使人觉得歌声层层递进,表现了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勇往直前。

1935年5月3日,在位于上海徐家汇的百代唱片公司的录音棚里,音乐部主任任光为电通公司的司徒慧敏、施超、郑君里、顾梦鹤、盛家伦、金山、袁牧之组建的“七人合唱团”进行歌曲录制。

今天,我们共同了解了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词曲的创作过程和背后的故事。下期我们将讲述电影《风云儿女》的上映和《义勇军进行曲》从国内到国际的传播,敬请期待!

编辑:张天一

资料:国歌展示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上观号作者:上海杨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