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共同的文化标识,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基础。2021年11月8日,在“第三届长三角江南文化论坛”上,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的社科联共同发布了首批“最江南”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典型案例。即日起,我们将推出专题系列,展示上海入选的15个乡村,探寻这些乡村的历史演变、发展现状与文化特征。本期带大家一起去看看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
“
历史沿革
现在的海沈村由原海沈村、新民村2002年合并成。
解放初期的海沈村原名海沈乡,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期海沈乡建海沈高级合作社,1958年后海沈高级合作社改名海沈生产大队,同年海沈生产大队与袁路、东联生产大队合并成东联营。1959年撤销营、连建制,恢复生产大队。1984年海沈生产大队改名为海沈村。
原新民村同样经历农业合作化时期,1958年建人民公社时新民由老港人民公社划入黄路人民公社。1984年新民生产大队改名为新民村。原新民村坐落在海沈村东侧。2002年11月,在镇村合并中,海沈村与新民村合并共建海沈村。
人口与经济发展情况
海沈村2002年11月与原新民村合并时有人口3600多人,现在海沈村常住户籍人口3800多人,自然增长30%。
海沈村合并初期的经济主要由村办企业、农业生产、副业生产三块组成。后由于村办企业中部分属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所以在发展中实施减量化措施,基本关停了村内工业企业,2016年及2019年村办企业老厂房实行减量化,拆除厂房。2015年实行了土地流转,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农民收益,并且让更多富余劳动力投入到经营中和市场服务中。
海沈村旅游业农业逐步形成,随着农家乐、民宿、服务业等的建设,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
海沈村
村经济发展、村民在村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村民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得到了提高,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不断提升。
乡村人文风貌
海沈村东与老港镇烟墩村相接,西与幸福村相邻,南与桥北村、团结村相接,北与黄路村、远东村接壤,总面积为3.8平方公里。
海沈村位惠南镇东中部,交通十分便利,轨道十六号线惠南东站在村中,高速a30横穿海沈村南北,西侧的观海公路、南侧的宣黄公路和村内的幸新路、谈北路、海桥路为海沈村民出行提供极大的方便,在建中的沪通高铁预留站为海沈村以后提供了发展基础。
海沈村村民是勤劳、努力奋斗的人民,也是继承了前辈人民勤劳奋斗的光荣传统。海沈人在党和政府正确领导下,通过一代又一代努力,海沈村发展日新月异,有了翻天覆地变化,如今的海沈村已是上海美丽乡村示范村。
乡村文化振兴的体制机制改革与保障
海沈村一直非常注重乡村软环境的建设,以乡风文明为基石,树立新时代的乡村新风尚。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农村蔚然成风,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精神激励、智慧支持和道德滋养;深入实施爱诚孝仁“四德工程”,注重家庭建设、家教传承、家风培育,提升农民职业荣誉感,增强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深化乡村公民道德建设,挖掘农村传统道德教育资源,引导群众爱国爱党、向上向善、邻里守望、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广泛开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将“农民梦”“农村梦”深深融入、根植于中国梦。
海沈村还成立了青年莲湘舞(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舞团和老年广场舞表演团,参加文艺表演、送戏下乡活动;自行车骑行队定期组织骑行和徒步活动;村民书屋中,经常自发组织读书会和绘画比赛;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村民生活,形成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海沈姑娘钟天使,与队友宫金杰搭档在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女子团体竞速赛中以优异成绩独占鳌头,为中国自行车队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并在半决赛中打破世界纪录。
以此为契机,《惠南镇乡村振兴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方案》以海沈村为核心,以自行车骑行道路为纽带,对海沈的乡村振兴示范区的产业发展系统规划。重点规划以下内容:
打造1条文化线路
“骑迹乡村·自在惠南”骑行文化线路
引导2个产业方向
自行车运动产业+运动营养食品产业
整合3种资源要素
环境要素+产品要素+文化要素
统筹4类土地空间
农业生产空间+闲置宅基地+村级配套设施+休闲运动场地
搭建5方共建平台
政府+村集体+企业+创客+游客
激发6村联动机制
海沈+桥北+远东+长江+陆路+塘路
供 稿:市社联办公室、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