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之旅】走进浦东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闻天故居

红色之旅

走进张闻天故居

中共早期的重要领导人,在上海工作和生活过的有许多,但真正出生于上海的不多,张闻天即是这“不多”中的一位。他的故居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川南奉公路4398号。现在故居已经成为浦东新区著名的红色纪念地与青少年教育中心。

出生在浦东的革命家

张闻天1900年生于上海浦东,是一位学者型革命家,长于理论钻研,有“红色教授”之称。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张闻天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苏州从事地下工作,同年被派往苏联学习,回国后进入中央领导层工作。1934年10月参加长征。长征途中,张闻天同志坚决拥护毛泽东同志的正确主张。在遵义会议上,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作了批判“左”倾军事路线的报告,为会议的成功召开作出了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闻天同志从事外交工作,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显著成绩。

张闻天故居建于1892年,是一座旧时浦东农村非常典型的一正两厢式三合院瓦房,坐北朝南。有正屋5间,两侧厢房各2间,西厢房外侧另有杂用房4间,共13间。中间是砖铺天井,正屋前的场地上有一个木结构的秀才亭。走廊的柱子和屋内窗格子、门梢上都雕有花纹。不论从规模还是从结构上来看,这都是当时颇有资产的书香门第。

1900年8月30日,张闻天就出生在这座房屋的西侧正房内。家人请本村私塾老师、前清秀才张桂唐给孩子起名,张桂唐用《诗经·小雅·鹤鸣》中的诗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给孩子起名“应皋”,字“闻天”。张闻天在老宅里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

据介绍,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从1931年起张闻天与家中断了联系。他的弟弟张应翔也随他参加革命,1927年赴苏联学习,后在苏联牺牲。他的父亲张芹梅不知这对兄弟的下落,急得在报上刊登寻儿启事。正在上海的张闻天当时虽然看到了启事,但因环境所迫,只好狠心不与家中通信。张闻天再一次回到故乡,已经是27年后的1958年了。

保留浦东传统农居特色

1985年9月19日,张闻天故居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并由陈云同志书额“张闻天故居”。1989年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拨款对故居进行全面修复。1992年正式对外开放。2001年6月25日,张闻天故居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月,上海市政府将其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张闻天故居现在整体保护状况较好,南侧种植菜园,整体环境体现出浦东地区传统农村民居的整体风貌。修复后的故居占地面积686平方米,建筑面积495平方米。宅院前有菜园、绿树,后有翠竹、河沟,周围竹篱环绕,一派田园风光。这些都保持着张闻天青年时代的风格,具有浓郁的乡村气息和浦东传统农居特色。

记录波澜壮阔的一生

客堂东面的房屋设有“张闻天革命史绩陈列馆”,陈列着300多幅照片、300多件珍贵文物以及张闻天一生所写的600多篇、2000多万字的文稿,从中可以看到这位老革命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陈列馆有一块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手表,是张闻天生前使用的最后一块手表,在从广东肇庆迁居无锡后,他把这块表送给了儿子张虹生。还保留着一张有张闻天、刘英签字的小纸片,上面写着:“二人生前商定:二人的存款,死后交给党,作为二人最后所交党费。”这是张闻天将“遗愿”立字为据,变成了他和刘英两人的“合约”。1976年张闻天逝世后,刘英为张闻天一次性上交党费4万元。

陈列馆大厅内,陈列着张闻天雕像,一旁写着邓小平对张闻天的评价:“张闻天同志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一生。”

文_西门 图_范筱明 制作_风起

上观号作者:旅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