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清浅,岁月嫣然。
在虹口,一处处老建筑流转在静谧的光阴中,诉说着老上海的故事。让光影揭开尘封的历史,寻觅记忆深处的隽永。
坐落于虹口区长阳路与舟山路交会处的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是全球唯一以大屠杀为背景、以拯救为主题的犹太难民纪念馆。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始建于2007年,包括摩西会堂和附近一个小展厅,总面积仅有1000多平方米,是一个“袖珍馆”。十多年来,历经两次扩容升级,如今面积已超4000平方米,展品数量也从0增加到近1000件组。
一切从摩西会堂开始
摩西会堂是上海仅存的两座犹太会堂旧址之一,1928年由俄罗斯犹太人修建,二战期间是在沪犹太难民们经常聚会和举行宗教仪式的场所,是战火纷飞年代他们的精神寄托。当时,犹太人遭到迫害屠杀,当世界各地几乎都将犹太难民拒之门外时,中国上海向他们敞开了大门。1938年至1941年,大批犹太难民远涉重洋,上海给予了他们温暖的庇护,成为在腥风血雨中庇护犹太人的“诺亚方舟”,由此也留下了一段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国故事。
“当一切看起来都没有希望的时候,一扇大门向我们敞开了,我不希望人们忘记那扇门是在哪里,这就是我要告诉大家这个故事的原因。”这是犹太难民幸存者艾芙琳·派克·鲁宾(evelyn pike rubin)在个人回忆录《上海隔都》中写的一句话。
1938-1941年,上海共接纳了近两万名为逃离纳粹的屠杀和迫害而从欧洲来沪的犹太难民。对和艾芙琳有着相似经历的犹太人来说,“隔都”是一生难以磨灭的记忆,但也正是这样一片中国的土地,给了颠沛流离的犹太人最善意的收留,成为犹太民族流散史上一段温暖的篇章。要知道,1937-1945年在与日本的战争中有多达1400万中国士兵和平民被杀,但在上海的犹太难民大多幸存了下来。这一壮举被历史学家戴维·克兰茨勒(david kranzler)描述为“上海奇迹”。
★
为纪念这段历史,虹口区于2007年在摩西会堂旧址设立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并于2007年3月、2014年9月根据摩西会堂的原始建筑图纸进行了两次全面修缮。拆除了沿街商业用房,改建成门卫、售票用房;拆除增建的西侧、东侧及西北侧辅楼,恢复原露台,尽可能按照当年的平面划分和空间特征恢复建筑原貌。同时,按原样清洗外墙,尤其是色泽、纹路等都按修旧如旧的原则恢复。还恢复了当年的门窗尺度及细部划分,保留了有价值的五金构件,对残缺破损的天花板、地板、门窗玻璃也仿原样配齐。
摩西会堂原始图纸
2018年,纪念馆正式启动扩建项目,对摩西会堂旧址西侧、南侧居民房屋实施征收,在恢复其原始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加固与置换、使用功能的提升与现代功能的植入,实现了历史建筑的传承与更新利用。
室内特色保护部位包括拼花地砖、木楼梯、木地板,以及天花线脚、木质腰线、壁炉等特色装饰。以“修旧如故”为原则,对保存相对完好的部位采用原工艺、原材料进行修缮,破损及缺失的部分则根据原样式翻做,最大限度的恢复原始特色装饰风格。
经扩建,纪念馆的展陈面积扩大了10倍。新馆整个展厅通过场景还原、互动多媒体等最新的展陈技术,让犹太难民与中国人民交往的历史得以真实还原,以“沉浸式”氛围,让观众以“听故事”的方式,了解这段往事。
2004年1月13日,摩西会堂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虹口区人民政府公布摩西会堂旧址为虹口区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0月31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上观号作者:房可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