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为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提高专业化能力和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8年正式启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
为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和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在“十四五”时期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和水平,扩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知名度,上海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协调办公室(上海市重点企业服务办公室)、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特联合编撰《上海市专精特新“小巨人”发展案例汇编》,《案例汇编》第一辑汇集了48家“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在关键领域和主导产品优势明显,专业化国际化程度较高,创新力和影响力强,发展前景广阔。本文分享系上海鸿辉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案例。
研发核心产品 填补市场空白 迈向世界一流
上海鸿辉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鸿辉光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专注于光缆材料及光通信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主导产品光纤填充膏、光缆填充膏等光缆辅助材料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极大地推动了光缆原材料国产化进程,赢得了国内外主要光缆客户认可,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拥有华为、中兴、烽火、长飞、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优质客户,市场份额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后,公司业务从光缆原材料进一步拓展至光缆源器件和接入网配套设备等领域。2020年,鸿辉光通年销售额超过5亿元,发展势头强劲。
一
案例介绍
全球光纤光缆市场近年来高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国内光缆市场复合增长率高达20%以上,国际占比提升至近60%。然而,和产能大幅提升相悖的是技术积累和产品序列仍存在不足,其中光缆辅助材料国产化、高性能定制化成为限制国内光纤光缆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
历经2年研发实验及客户试用反馈,鸿辉光通推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t-420型无硅触变型光纤填充膏。该产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得到行业主流厂家的大规模应用,年产值超亿元,利税过千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该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促进了行业内同类产品的升级换代,形成了良性竞争的发展格局。
二
经典经验
无硅触变型光纤填充膏通用性、适用性强。研发过程中鸿辉光通采取了如下措施:
1、理论指导实践
在研发过程中,公司开展触变性能实验方法、变化规律及触变方程的理论研究,基于研发实验数据,推算触变指数计算方法,为该产品研制打下了理论基础。无硅触变型光纤填充膏的质量性能,与增稠触变剂的选用、配方和分散工艺密切相关。公司采用粘度分析和动态机械分析法,研究触变性和粘弹性的本质,找出规律指导研发和生产。
2、全面应用新材料替代传统配方
公司采用新型材料代替传统配方材料,使填充膏与光纤材料的相容性更佳,从而保证光缆产品在极端环境下性能优良、绿色环保,并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采用新型胶黏剂和密封剂材料替代传统配方的增稠剂,使其既具备传统配方(无机材料气相二氧化硅)的良好触变性,又有效克服了传统增稠剂酸值大,受力、受压、剪切后结构不稳定,易固相分液等缺点。选用耐水防锈剂代替传统防锈剂,提升填充膏防腐等级,满足苛刻环境使用要求。
3、自主研发设备实现工艺创新
公司研发了特殊设备和工艺平台,使高分子聚合物产生受热、溶剂化、剪切三重作用,并通过物理交联使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形成连续的三维网状结构,确保膏体高低温性能优良。
三
案例创新点
鸿辉光通一直致力于成为光通信行业的开拓者和先行者。公司努力填补当前国内光纤光缆填充膏市场的产品和技术空白。
在技术合作方面,公司联合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与线缆行业研究机构、检测中心、光缆客户单位协同开发,建立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创新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外部科研单位技术力量,提升自身专业度和竞争力。
在创新理念方面,公司通过项目研发培养人才队伍,鼓励研发人员树立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公司制定了“生产一代、销售一代、研发一代”的研发战略,确保产品始终处于行业顶端。
在创新能力方面,鸿辉光通重视研发,逐年增加研发经费,已从一家资源、人力密集型企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企业。公司自主申请拥有有效专利71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45项、高新成果转化项目5项、注册商标4个。
鸿鹄之志,辉煌史诗。鸿辉将持续做强填充膏主业,持续做大光器件相关产业,向世界一流的光通信系统配套服务商目标不断迈进。
上观号作者:上海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