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底,为了让江浦路隧道在建工程顺利施工,杨浦区文保建筑江浦路104弄老洋房被安全搬离。时隔两年多时间,江浦路隧道已顺利通车,老建筑也开启了回迁之旅。
近日,江浦路104弄老洋房主楼回迁成功,重新回到自己的“历史港湾”。
随着刻度标尺上的数字慢慢后移,始建于1902年的杨浦区文保建筑江浦路104弄老洋房的主楼,逐步完成最后的回迁。从远处看,这座一百多年的老建筑带有明显的英式建筑风格特征。不仅外墙是清水红砖,双折两坡顶还有极具年代感的老虎窗。相较于比邻的现代化建筑,“回家”的老洋房有着独特的韵味。
据了解,先进的施工工艺确保了老建筑回迁的安全性。上海城投公路集团江浦路隧道工程现场负责人表示:“我们采用平移的方式对文保建筑进行回迁。平移是采用多个千斤顶,联动、顶推、滑移的一种工法。在施工过程中噪音很小,对周边居民的影响也很小。”
据了解,杨浦区文保建筑江浦路104弄老洋房,包含一座三层的主楼和三座两层的附楼。因为其静卧在江浦路隧道浦西岸上明挖段的正上方,隧道穿越杨树浦路时无法避让,所以当时对老建筑采用了“先分体,再平移,最后回迁”的搬离方案。如今,主楼成功逆向回迁至原址,3座副楼不日也将与主楼合体,彻底恢复老建筑原貌。
作为百年杨树浦路和新建江浦路隧道上的标志性建筑,百多岁的老建筑还将继续见证上海城市历史保护与建设发展,传承杨树浦路的历史文化。
上观号作者:上海住房城乡建设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