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 | 诠释学!懂的进

11月5-7日,“经典诠释与诠释学的伦理学转向”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召开。本次活动为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九届(2021)学术年会系列论坛之一。来自国内4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八十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

会上,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朱军文,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系主任刘梁剑教授,诠释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潘德荣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付长珍教授出席开幕式并分别致辞。开幕式由中国诠释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牛文君副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由1场主题演讲、4个分会场共12场小组报告组成。与会专家学者和研究生紧紧围绕“经典诠释与诠释学的伦理学转向”这一会议主题,从诠释学的历史及谱系学研究,诠释学的伦理学转向,中国经典诠释思想,中国诠释学建构,中西诠释学传统的对话与互鉴,诠释学视域下的真理、方法论、实践等问题探讨,诠释学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扩展与应用等不同角度进行学术报告,并就报告内容展开深入的探讨和互动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潘德荣教授、山东大学傅永军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何卫平教授分别进行了主题演讲。

潘德荣指出,当代诠释学的伦理学转向,从形式上看与当代哲学的伦理学转向相互激荡,标志着当代人对于人类世界何去何从的新思考。但就其精神取向、特别是对中国人而言,乃是向着中国思想传统源初的出发点之回溯,《周易》从卜筮之学转为德行教化,确立了中国学术传统以伦理为本位的思维特征。

傅永军以《中国诠释学建构实践的批判审思》为题,在具体阐释中国诠释学建构的合法性之问、中国诠释学建构的四种学术进路的基础上,依次阐明了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与西方现代诠释学产生的诠释学处境差异在哪里、中国经典诠释传统的现代转型转向何方、我们应当建构什么样类型的中国诠释学等问题。

何卫平从“哲学的经验”角度对傅伟勋提出的“创造的解释学”进行了再思考。他指出,用现在的眼光看“创造的解释学”有明显的局限性。作为改进,应保留傅伟勋的“创造的解释学”这个提法,但需要补充本体论——目的论的内容,因为如果缺乏这些内容,“创造的解释学”就得不到根本的奠基和最终的保证。

在分会场的专题研讨中,同济大学吴建广教授从诗学诠释学视域出发,系统梳理了马克思德语文本中的语言格律、互文运用,从而论证了马克思“诗学在真理性上不远于科学”的观点;安徽大学张能为教授以哲学诠释学为中心,针对精神科学作为一门科学何以可能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深圳大学景海峰教授从“新经学”产生的可能性入手,指出经学系统的现代转化关键是要从哲学的角度对其根本特征、思想价值和未来发展做出新的理解与阐证。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清良教授以《荀子论理解经典的基本原则与方法》为题,系统分析了经典理解原则与理解方法,并指出其对于理解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之后重新思考诠释学方法颇有启发意义。大连理工大学秦明利教授在《数字诠释学论纲》中就数字诠释学关涉的基本问题、基本概念、基本维度、基本任务和方法进行阐述,试图探寻哲学诠释学视域中的数字化生存和数字共同体构建的合理路径。

会议为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二十多位研究生同学设置了研究生专场,邀请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同学们的论文进行点评或提出修改建议。

本次会议很好地凝聚了汉语学界从事诠释学及相关研究的学术中坚力量,为汉语学界的诠释学与中国诠释学的理论研究提供良好的契机,对于进一步促进诠释学未来的发展,深化诠释学的思想内涵、推动中国诠释学学科建设以及其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此次会议对于从事诠释学研究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的学术发展也具有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供       稿:市社联科研处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社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