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教院附校校长张人利:一个总是走在时间前面的“超级校长”

张人利

曾任高中物理教师、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教导主任、副校长。1994年进入静安区教育学院,任副院长、院长,1998年兼任静教院附校校长。现任静教院附校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华东师大特聘教授,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上海市“双名”工程名校长基地主持人,上海市德育骨干教师实训基地主持人,长三角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实践培训基地主持人,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项目实践基地主持人,中国教育学会,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曾主持、参与3项教育部重点课题、2项市教委重点课题的研究,并获市教委教育科研多项高等第奖,撰写《聚焦有效教育十年》《构建学校德育课程体系的研究》等专著,发表论文百余篇。2010年,张人利创立的《后“茶馆式”教学》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一等奖,获《纽约时报》《读卖新闻》《每日早报》以及法新社等海内外媒体专访报道,并多次应邀至新加坡、日本讲学。

点击上方视频观看《一校之长》

在上海老静安的中心城区,有一所被家长们奉为“神校”的静教院附校。

尽管现在的静教院附校十分热门,但在20多年前,却是一所不受家长欢迎的“薄弱学校”。1998年,张人利来到静教院附校担任校长,彻底改变了学校的面貌。张校长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带领着学校整个团队不断开展研究,以科学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教学内容探索了一条适合各年龄段孩子的教学内容:

他是课程改革的领跑者、绿色生态的创设者、轻负高质的倡导者、教育规律的探索者。张人利校长的睿智在于把握了办教育的根本,使静安区教育学院成为全国示范性地区培训机构,使静教院附校从一个典型的薄弱学校一跃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名校。

如今,这位已经年逾七旬的校长,保持着一贯的活力和激情,他的步幅和步速都十分惊人,这位在教育之路上也一直走在时间前面的校长,总是创造着一个又一个“超级神话”。

上海的秋季最是怡人。一走进静教院附校江宁路新校区,秋风拂面,宽阔壮观的校门、江南水乡式的白墙灰瓦、绿荫荫的操场以及赭红色的跑道跃入眼帘,相互映衬,交织出一幅典雅别致又极具现代感的校园图景。

参与了整个工程的设计的张校长,谈起新校区,饱含着深深的情感,对于市中心的一所中小学来说,让人叹为观止的不仅仅是一眼所见的地理意义上的“豪华”,更令人深深震撼的是凝炼在校园空间设计中每个角落、每个细节所包含的“灵魂”,让人感受到了其中蕴藏、渗透了张校长从教46年的经验、感悟、理念。

张校长带着我们徜徉在校园中,边走边讲解:“这个校园的第一特点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说,我们把最好的房间留给了学生。”果不其然,全校6个年级40个班级的教室全部朝南,南北通透,而且不沿马路不沿操场,保证学生学习的环境不受打搅。

“沿马路沿操场朝向不那么好的房间呢,就留给校长室啊,或其他一些地方。”张校长笑着说。

特别有意思的是,在“利人楼”参观时发现,整个建筑是一个“环抱型”的格局,教师办公室设于外侧,“让人感觉正是办公室怀抱教室、教师围绕学生”。

新校园的第二个特点为,这是一个完全贴合中小学学生特点而设计的校园,诸多细节的考虑,都是出自张人利对教育长期的观察。“例如我们建造了大量的跨学科实验室;例如把图书馆建在校门口可以让学生每天走进校门或出校门时停下来阅读;还有我们的‘议空间’,也是专门让学生和老师可以随时对话的空间。”张校长介绍到,“再例如说,在校门这个位置,我们有了非常特别的设计。由于中小学生父母老人来接送孩子上学的还是非常多的,所以我把校门往后面推了七八米路,这样就留出一大块空地,可以让前来接送孩子的家长有有地方可以站,既不要堵塞交通,也可以遮阳避雨。这些都是专门为中小学学生设计的。”

新校区的第三个特点是中西方文化的结合,无论是校园的主色调、环境设计、功能设计,甚至教室的命名,都将中西方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与张校长“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促进中西方文化融合,朝着办一所国际一流学校的方向努力”这一目标十分契合。

第四个特点备受孩子的喜爱,那就是校园的“艺体”资源极为丰富。张人利校长充分利用空间,在设计上“上下求索”,操场下面还有10米的艺体空间,三个篮球场,1个智能化交互式室内体育馆以及书法教室、美术室、排练室等一应具有,甚至还有两间化妆室,供学生们表演前准备时使用。

“即便是下雨天,我们仍能保持7-8个班级同时上体育课,所以我们全校40个班级,不管天气怎样,仍能每天保证高质量的体育课。”张校长说,“保证了体、艺、劳丰富的资源,完善了五育并举的设施,我们教育的短板才能有效补上。

静教附校新校区凝聚了张校长几十年教育理念,可以视为一个“教育的示范园”,充满了对孩子全方位的呵护和关爱。有一句话,张校长经常挂在嘴边:“遵循孩子的教育规律”,那么,在这个新校园里,从建筑出发,“遵循孩子的教育规律”的理念得到了充分的践行,静教院附校的“建筑教育学”在整个教育界遥遥领先。

不过对于张校长来说,“超前的理念”贯穿在了他整个从教经历中。其中最为人所知的就是后“茶馆式”教学。这是发展于上世纪80年代著名教育家段力佩先生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茶馆式教学思想。张人利提出后“茶馆式”教学理念,力求教学方式更加多元,方法更加灵活,教学手段更加现代,以此更好地把握学习主体——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张人利校长看来,后“茶馆式”教学,最主要的是把学生看成一个有着丰富感知和反馈的人,而不是学习的工具。他曾说过:“成年人有生活质量,未成年人也要有生活质量,我们反对牺牲今天的生活质量换取所谓的明天的生活质量。”学生固然是需要“教”,需要学习知识,获得学业上的进步,但是学生本身学习的这十几年,也是人生中极为宝贵的十几年,他们的身体、精神、灵魂都需要得到全面的发展,他们不是一个被动的容器,而是一个主动的生命体,因此“学”的主动性,以及激发学的主动意识,则是张人利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时至今日,后“茶馆式”教学理念走入了无数个学校和课堂,不仅摘取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的桂冠,成为“低负高质”课堂的代名词。但是回顾10年前张校长探索的每一步,都展现着“深入思考、敢为人先”的智慧和魄力。

“我推广后‘茶馆式’的时候,全校几乎没有人支持我的,完全不是10年以后的今天。”张人利回忆道,“当时的一个副校长支持我,我和他说你试试看。他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万一成绩退步了谁负责?任何教学改革都不应该牺牲学生的学业成绩。”

但这句话并没有吓退张人利。“确实,任何改革,都不应该以牺牲学生学业水平为代价。”他说,“我们就试一节课,效果不好,大不了重新上一节课。”

事实上,张人利的“实验”既有“先锋性”,却也十分“严谨”,这符合他这位曾经的物理老师的特点,他深谙对于规律的验证。“什么叫教育规律?教育规律就是教育中成功的大概率事件,就成了教育规律。”十年后的张人利这样说道,“我让副校长照这个方法上课,上完以后再请别的老师出卷子考察教学的成效,考下来确实成绩提升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我这样的教学更符合规律。”

“我们从一个班开始,然后推广到一个年级,再推广到别的学科,到数学,再到化学,再到文科,再到外语。现在我们的小学已经是全覆盖了。”张校长介绍道。“今年上半年我在宁波艺术实验学校上了一堂课。第一堂课原来的老师用常规方法上,第二堂课用后‘茶馆式’方法上。然后我们再挑一个班级用后‘茶馆式’上课,上完就出题目考,我就有把握能考的更好,这就叫规律。在同样的控制变量下,我比你效果好——我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达到最佳的效果,但是我保证比原来的方式更有效果,这就是后‘茶馆式’成效。”

继后“茶馆式”教学之后,张人利校长又开始了新的教学创新,一门名为“趣谱(trip)”的综合实践课程在上海静教院附校正式“上线”。所谓“趣谱(trip)”课程, 是以主题(theme)、探究(research)、跨学科(interdiscipline)和实践(practice)4种学习方式命名的课程,进一步改变传统课堂以单一学科知识系统学习、间接知识接受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方式, 打破学科壁垒,设计跨学科活动主题,面向真实世界,让学生带着任务或课题边做边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教得生动活泼,学生学得兴致盎然。

“我们国家的基础教育有自己的强项,例如数学,确实是我们的强项。但我们什么弱项?跨学科学习不行,主题学习不行,研究性学习不行,实践性学习不行,这是我们的短板。”张校长说道,“所以我们的趣谱,就是来补这个短项,尤其要进入到文科领域,包括我们道德法制都要放进去,进行深度整合式教学。”

“其实也不一定是我特别超前,无非是我一直在追寻着教育本质的规律。可能当我们按照教育规律来办事的时候,你往往就超前了,你的方向就对了,就会少走一些弯路。”张人利说。

追溯张校长的从教经验:曾任教于新闸中学、爱国中学等学校,担任过班主任和物理教师,1994年调静安区教育学院担任副院长,1998年担任院长兼静教院附校校长,2008年7月不再担任院长,只任静教院附校校长。普教战线各个岗位的洗礼、对教育科研的浓厚兴趣、对教育规律的深入挖掘和追寻,使张人利校长围绕着“减负增效”这一核心理念,将曾经的“菜场学校”,蜕变成家长口中的“牛校”。说“实惠话”,办“实在教学” ,不拘一格降人才,尊重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张人利校长的实践和探索给予了无数教育人深沉的思考。

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创新,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我们在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在‘减负增效’上,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静教院附校的学生与全区学生比,与全市学生比,该多的我们都多了,该少的我们都少了。”张人利校长说。早在10年前,静教院附校学生的睡眠时间,用于体育活动、艺术课时间,实践活动时间,利用图书馆学习时间,利用实验室及计算机网络的时间等方面,学生该多的,静教院附校的学生都多了;而学生用于补课的时间,学习的压力(作业量、测验及考试)等方面,学生该少的,静教院附校的学生都少了。学生在师生关系评价上,都用了最美好的语言赞誉老师;在“是否喜欢我的学校”的评价上,全校师生都填上了“我喜欢”。“所以‘双减’不是一拍脑袋的政策,本身就是呼唤教育规律回归的,要从这个角度去深刻理解,我们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张人利说,而事实上,关于“双减”,静教院附校已经施行了十几年了。

痴迷教育、勇于改革、谨慎笃行、踏实求真,这些特征集中在张人利校长的身上,构成了他非凡的人格魅力;而这份魅力的温度,不仅在静教院附校的师生间相互传递,也在更多年轻校长、教育从业者中之间薪火相传。一批批新的特级校长,都在张人利校长永不停息的激情和创新中,汲取力量,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着智慧。

教育首先具有科学性,所以张校长研究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规律;教育也具有社会性,所以张校长解读学生成长规律和心理需求;教育还具有艺术性,所以张校长怀揣对教育的理想和信仰,追求着融汇了真善美的“作品”。张校长用一次次的探索,一个个案例,解读着他的教育思想,也用永不停息的走在时间前面的脚步,诠释着一位乘风破浪教育界勇士的精神内涵。在这其中,每一次超前,每一次创新,都包含着坎坷,也包含着翻山越岭的艰辛,但张校长超前的策划,坚定的信念,将静教院附校建设成为全市乃至全国家长学生向往的精神的园地:在这里,教育的本真规律被牢牢坚守;在这里,学生的精神世界被真诚守护;在这里,每一个孩子得到了宽阔的空间,从而走向更广袤的未来世界。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