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护”两小时如何变“提质”两小时?“复旦-杨浦”模式来了

“双减”背景下,课后“看护”两小时如何真正成为“提质”两小时?

如何发挥区域大学的专业力量,与义务教育“供需互补”,探索出一条课后服务的新思路?

11月3日,以“发挥专业优势,助力‘双减’落地”为主题的“区校联动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行动启动仪式”在杨浦区教育学院举行。

复旦大学的顶尖学者、教授团队与杨浦区教育学院,用一年半的时间“磨剑”,围绕“课后服务怎么做”的问题,打造出了一套专业化、成体系的“课后服务资源包”。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双减“背景下,复旦大学和杨浦区一起为上海乃至全国提供的课后服务“复旦-杨浦经验”。

创新“减负增效”

发布课后服务支持体系三年行动方案

“双减”之下,要“减”什么?又“加”什么?

现场,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以下简称:社政学院)党委书记尹晨介绍,“双减”之“减”,就是减掉作业过重的负担和校外培训的负担,来缓解家长焦虑;但“双减”也有“加”,就是加强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好高质量教育体系,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为了做好“一加一减”,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和杨浦区教育学院合作成立项目组,设计了“加专业服务 减教育焦虑——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

活动现场,《三年行动方案》正式发布,并将指导接下来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主要任务。行动任务将围绕“四个侧重”开展:

开展决策咨询研究

比如课后服务情况的大样本动态调查研究,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学习借鉴,影响课后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和障碍分析,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等。

研发系列课后服务资源包

复旦大学社政学院的专业教师、杨浦区教育学院的教研员以及相关中小学的任课老师共同设计教学大纲,由复旦大学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担任助教。

所有项目可复制、可推广。

培养专业化的团队

项目组正在探索建设专业指导团队,形成涵盖基础教育学校校长、班主任、教师、家长等全员性、全周期的培训模式,包括“师傅带徒弟”、班主任助理制度、共建课程团队、教师研修、系列网课、家长学校等。

探索体制机制创新

项目组的预期目标是从试点实践的深化探索,到典型案例、经典课程和经典模式的总结归纳提升,到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复旦—杨浦”模式的形成,到最后提出系统集成的体制机制创新的政策建议。

据悉,项目组已经完成了对杨浦区42所公立中小学进行的1.0版本大样本调研。在刚完成的4700份学生问卷、3056份家长问卷、2243份教师问卷、42份校长问卷中,也突显了双减背景下杨浦教育短板集中在力量不足,尤其是专业力量的严重匮乏;同时,调查发现家长、学生、老师等的教育焦虑有了新的焦点和表现形式。

未来两年,项目组将会相继完成2.0和3.0版本的调研,继续对这些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这些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约束因素等,并最终完成杨浦区课后服务的模式总结。

打造“复旦-杨浦经验”

“看护”两小时变“提质”两小时

提质怎么提?离不开两个问题的解决:学什么和怎么学。

这其中蕴含几个方面:首先是需要高质量的团队保障。

现场,杨浦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卜健与复旦大学社政院学院院长刘欣共同签订合作备忘录。

区校联动之下,复旦这次有十余位院长、教授联袂出动,带领本硕博等学生在内的团队共同投身课后服务支持体系的建设之中,阵容包揽了顶尖学科专家、教育教学专家、优秀大学生社团等等,一起打包课程资源输送给中小学的课后服务中。

有了这样强大的阵容,杨浦的课后服务支持体系有了第一道“支持保障”。

而且为了配好课后服务支持体系的人员,教授团队尤其注重发挥好复旦大学教育学应用心理学、社会工作学、社会学、社会政策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着重拓展高校社会工作(msw)、应用心理学(map)、社会政策(msp)等专业在课后服务中的应用,既激发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志向,也能满足中小学生成长发展中最实际、最切身、多样化的需求。

可以说,在“专业对标”“专家共建”的加持下,合作双方正在力图将课后“看护两小时”,变成“提质两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党委书记焦扬为复旦大学第二附属学校、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上海市育鹰学校、上海市杨浦区复旦科技园小学等四所复旦大学应用心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授牌。目前,复旦在校大学生已经走进了这四所学校,给学生们带来了全新的课后服务课程和体验。

相较于传统课程,课程包里的内容尤其关注:活动的实践和探究性、课程结构的开放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通过体验和浸润的方式,让学生的课后两小时充分“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专业化+序列化

课后服务资源包1.0版首发17个序列课程

虽然“双减”之后,学生课后作业压力大大缩减,但面对未来依然严峻的升学、就业压力,学生的韧性与心理素养的增强依然有很大的需求。中小学生应该如何从小处做起,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呢?

活动现场展示了资源包中的一节“体验式情绪管理”课:复旦大学社政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李晓茹带领团队,从“颜色、声音”的“心理投射”出发,引导育鹰学校的同学们直面自己的情绪:用蓝天的“蓝”一扫心中的阴霾,用“悦耳的旋律”把心里的“郁结”唱出来……类似的课后服务,悄然引导着学生“看见情绪、遇见自己”。

这是李晓茹团队《中小学生体验式情绪管理训练》10节课程中的1节。除此之外,该情绪课程系列还包含着“旅行体验”“旅行表达”“生活体验”“生活表达”“先知体验”“先知表达”等覆盖“眼耳鼻舌身”等五个维度的实践活动。

同样的,杨浦这次首批推出的17个资源包,都以系列的形式带给了学生和家长。

比如知名教授沈奕斐及其团队带来的《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引导教育》系列,以全浸润和体验的形式向中小学生提供习惯培养的干货内容。

杨锦绵团队的《聚焦学习能力的家长教育》系列讲座,可以同时面向家长和高年级学生,帮助大家明白学习的相关课题。课程分为6个模块,你可以找到家庭教育中六个关键问题的答案:

•  模块一:孩子某种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  模块二:如何做支架式父母?

•  模块三:如何避免带给孩子毒性压力?

•  模块四:学生如何自控?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自控?

•  模块五:如何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  模块六:记忆力提升诀窍是什么?

再比如陈岩燕、洪浏团队的《儿童的自我探索与职业启蒙》系列课程,分为18个课时。在这里,学生将和老师先后学习:

•  模块一:学会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  模块二:一起走进职业探索之旅;

•  模块三:最终为自己制定一份可靠的行动计划。

课程逻辑按照“自我探索→职业探索→行动计划”推进,由内向外、由浅入深,正顺应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能够看到,这些课程除渗透了过程体验、深度探究、浸润式教学等环节之外,还呈现出了一体化、序列化、专业化的特征。

可以说,在“双减”的路上,杨浦区已经迈出了区校联动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建设中的“特色步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也同样称赞其“为深化区校联动打造了新样本”。

王平同时寄语杨浦区与复旦大学:期待未来,双方能继续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与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对接通道,共同探索和加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资源建设,共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合力。

附:

大中小一体化专业化课后服务支持体系

1.0版服务包

——陈岩燕团队

——李晓茹团队

——杨锦绵团队

——杨锦绵团队

——陈侃团队

——洪浏团队

——刘明波团队

——罗英华团队

——孙冰心团队

——陈虹霖团队

——周楚团队

——韩央迪团队

——陈虹霖团队

——周楚团队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