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发布的《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剧本杀在中国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50亿元。它有什么魔力,能让一群年轻人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坐上好几个小时,甚至结束一天的辛劳后还到处“刷本”,乐此不疲?
变角色玩推理
9月一个周六的下午,程云与几位同好走进人民广场香港名店街的一家剧本杀店。他们提前3天预定了一个近期大热的欢乐本,这也是她当月第二次打本。在接下来的3个小时里,她不再是写字楼的白领,变身为一个团队中的编剧,同来的5位朋友将分别扮演奶茶店店员、教师、保安、学生。游戏任务是尽量多地获取“钱财”。
游戏开场,背景音乐里鼓点声激昂,dm(即游戏主持人)kiki一边发放“初始资金”,一边以昂扬的腔调解说故事背景,游戏氛围顿时被点燃。除了主线任务外,这个剧本还设置了诸如摇骰子、成语接龙、歌词飞花令等小游戏,玩家和dm全情投入,房间里笑声不断。而等到整个故事真相大白时,其中的反转又让人唏嘘不已。程云很享受这次的剧本杀:“本子非常欢乐,在玩的过程中,大家会发现原来同一件事情在不同视角下可以如此不同。这也让我们思考应该如何更客观地看待世界,如何设身处地体谅他人。”
这就是剧本杀——近两年大热的角色扮演推理游戏。逻辑推理是它的内核,故事背景横跨古今中外、浓缩人间百态,集硬核推理与情感沉浸体验于一体。它每个周末吸引一大批95后、00后聚集在门店等待“包车”“拼车”,进入某个小房间一待就是大半天,不找出最后的真相绝不散场。
据了解,剧本杀最早可分为以推理解谜为主的本格本和更加注重于制造翻转、烘托气氛的变格本,乐趣在于解开案件和寻找真凶。而随着这一行的逐渐升温,剧本的内容和形式变得更加丰富,仅以玩法来分类,就有分队竞争的阵营本、还原整个故事的还原本、有特定环节的机制本、以感人故事为卖点情感本、给玩家带来欢声笑语的欢乐本等等。如果加上结局分类,还有固定结局的封闭本和自由度更高的开放本。这些不同的特征、玩法、结局组合成各类千奇百怪的剧本,满足不同玩家的需求。
作为一种角色扮演推理类游戏,一场完整的剧本杀需要玩家、dm甚至npc共同参与。dm是其中的主持人,负责分发材料、交代背景、控制节奏、引导流程,对玩家的体验至关重要。npc则是“真人道具”,是负责提供线索的工作人员,随着沉浸式剧本杀的兴起,游戏中的表演环节增加,为了提升玩家的体验度,不少店家雇佣专门的表演型npc,kiki所在的店里就有一名兼职npc曾经是配音演员。此外,剧本杀在创作时都会把灯效、背景音乐等因素融入,和剧本打包出售,方便店家营造氛围。
在陆家浜路开了一家实体店的晓晓向记者介绍:“上海有很多剧本杀店,每个月有新店开业,一些非独家的热门剧本几乎各家都有,这样一来,dm的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每家店的dm都有不同的特色,他会影响到一家店的口碑,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培训,不断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
新场所新朋友
2019年是业内公认的“中国剧本杀元年”,全国的剧本杀门店数量突破12000家。一年里开了约1万家,换句话说,平均每隔1小时多就有一家新店开张。到2020年末,线下门店总量突破3万家。
记者打开大众点评搜索,黄浦区内就有上百家店,大部分集中在人民广场、新天地、田子坊等交通便利的热门商圈。平均单价在120元以上,游戏时长在3.5小时以上。多数店铺早上10点营业,闭店则要以最后一组玩家离开时间为准。凌晨打烊在这个行业里屡见不鲜,因此一些店铺向超过22:00仍未离开的玩家加收费用。
封闭的空间,动辄数小时的游戏,剧本杀带有很强的社交属性。这也是江佳玩剧本杀的原因:“一群朋友相聚,干坐着闲聊,还是玩剧本杀有趣,既有竞技的感觉,又同样能吃吃喝喝,很适合节假日休闲放松。” 今年刚毕业的职场新人江佳玩剧本杀有一段时间了,她热衷于阵营本和情感本,每个月至少打一次新本。
据她介绍,一帮玩剧本杀的朋友,部分是原来认识的,还有些是凑不到人,临时加盟的。她们打的都是欢乐本,很快就能“破冰”,通常打完一个本后彼此熟悉了起来,以后继续约本,玩得久了,她认识的朋友也越来越多。
像江佳和程云只和熟悉者打本,被业内称为“包车”。但更常见的是复杂的8人本、9人本,一时凑不齐人数,那就可以让店家帮忙“拼车”。店家“拼车”主要靠微信群和朋友圈。节假日是游戏的高峰时段,通常提前2~3天就有玩家下订单等待“拼车”。而部分热门剧本要提前一到两个星期才能抢到,因此需预留出时间,方便店家找人。像kiki所在的剧本杀店,地址在上海老牌的“二次元一条街”,门口来往的年轻客流量大,所以他们在店门口竖一块立牌,现场招募、拉人。“如果不介意和完全不认识的人打本,玩剧本杀也许是拓展朋友圈的一个好方法”,江佳说。
除隐患在规范
剧本杀火爆的背后也存在一些乱象,首当其冲的是安全问题。记者走访黄浦区内的多家店铺,发现其中不少开在商住两用的老旧大楼里,装饰一新的店铺隔壁,往往是正在招租的办公场地。
记者还了解到,目前剧本杀店所持的营业执照并未统一,持有表演演艺、棋牌娱乐、桌游、室内娱乐、餐饮等营业执照的店家都在加入这个行业。这也导致了入行的门槛低。晓晓介绍道:“有些行业都能转型经营剧本杀,特别是有演艺许可的餐饮店,转型优势更大。他们有食品安全许可证,可以为玩家提供自制餐饮,如果仅是娱乐类营业执照,就只能提供瓶装水和袋装零食。而到了正餐时间游戏还没结束,一些玩家会点外卖送到店里。”
剧本杀实体店涉及的安全问题已经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重视,有报道称,今年8月,上海警方对剧本杀店进了“动态隐患清零”集中整治,11家场所因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被停业整顿。剧本杀的火爆离不开剧本创作,版权问题也是行业必须面临的“痛点”。记者在剧本杀商城“黑探有品”小程序里看到,一个普通剧本的均价在500元左右,限量和独家剧本高达上千元。而在不少淘宝店铺号称不到10元钱即可购买上千套剧本,还能提供打印服务。
在经营实体店之前,晓晓已经以剧本发行商的身份参与了这个行业,据她介绍,目前行业链可分为剧本创作、剧本发行商、剧本分发平台、门店/线上app。剧本创作完成后,发行商会根据游戏需求制作道具,之后还必须经过“试车”环节,也就是在试玩的过程中对流程、细节、道具等进行调整和改善。这些都属于最基本的创制成本,盗版的存在无疑损害了创作者和发行商的利益和热情。
除了线上分发平台,越来越多的从业者也到线下展会购买剧本。在“黑探有品”公众号的“展会日历”板块,记者看到仅10月就有包括长沙、重庆、杭州、武汉、横店、西安等在内的9场线下展会,11月的展会多达13场。晓晓告诉记者:“在新冠疫情暴发前,每个季度仅有几场线下展会,现在每个月增加到十多场。”爆发式增长的展会让参展商疲于奔波,把普通剧本包装成限量本耍噱头、以次充好牟取暴利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商家在游戏内容、场景设置等环节宣扬黄暴、灵异,以此吸引年轻人,这也引发了公众的担忧。今年3月,隶属于文旅部的“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沉浸式剧本娱乐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剧本杀终于迎来了自己的行业协会。上海戏剧学院等专业院校也正在筹备剧本杀编剧和dm的培训计划。人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剧本杀行业定将会迎来更规范的发展。
记者 / 张雯
编辑 / 孙超慧
图片 / 张雯
上观号作者:上海黄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