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监督检查从“有形”向“有质”转变,我们给出了“上海经验”

10月20日至21日,全国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工作座谈会在上海召开。

近年来,上海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着力推进“三个转变”,实现了食品生产监督检查从“人管”向“智管”转型,从“有形”向“有效”提升。目前,上海共有获证食品生产企业1484家,实际在产企业1344家。生产企业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9.8%左右。全部食品生产企业都实施供应商检查评价制度、建立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

与会代表通过实地调研部分食品生产企业

把监督检查工作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监督检查,把查摆问题、防范风险作为食品安全监管的工作常态。继续完善监督检查制度,加快修订《食品生产经营监督检查办法》,持续健全监督检查体系,合理划分监督检查事权,用好日常检查、飞行检查、体系检查“组合拳”,实施信用监管、智慧监管“新工具”,加快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监督检查实效,全面提升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水平。

形成食品生产监督检查的“上海经验”。创新方法,推动主体责任落实从“被动型”向“自觉化”转变;规范管理,推动日常监督检查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科技赋能,推动全程闭环监管从“传统型”向“数字化”转变。不断强化食品监管数据归集共享和分析应用,加快建设上海市食品生产信用监管模型,推进本市食品生产信用监管和日常监督检查深度融合。

推进食品生产监督检查从“有形”向“有质”转变。此次会议,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下,在全国首次制作并发布了《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实操示范》《乳制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实操示范》《肉制品生产飞行检查实操示范》《食用植物油生产监督检查实操示范》和《酿造酱油生产监督检查实操示范》等系列监督检查实操示范片和指导手册,进一步指导基层规范开展食品生产监督检查工作。

上观号作者:上海市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