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是“世界消除贫困日”,当代高校学子如何讲好中国乡村故事?当语言文字社会实践开在田间地头,会是怎样的场面?
上海外国语大学就有这样一支由8名本、硕、博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从今年暑期到9月份的中国农民丰收节,连续10余次走进松江村镇,用青春之笔书写着“推普乡村行”的动人故事。
场场新,场场精——
西索儿的普通话宣讲有质有量
推普实践的前期筹备到最终成行,上外学子坚持走心又走“新”。“我们每到一个村子开展活动,都会和当地语委办、行政主管部门和村委会提前沟通”,实践队队长赵耀解释了整个团队的行动思路与工作理念,“我们经过对实践地的深入了解,充分结合实际需求,探索出了‘党史学习教育+推普’双推进的活动形式。”整个团队用党的实践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学行,是青年党员成长的最佳途径。
“学校一直把语言文字志愿服务当作学生个人成长的‘第二课堂’,他们在今年推普活动方案的论证中确实做出了新意。”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余华老师讲道,“在保持语言特色、体现思政底色之外,团队主创还特别强调了‘美育+’的理念。这是我们几位指导老师都十分认可的,也是这支团队能始终活跃的生命力所在。”
实践队分别为胡家埭村和腰泾村送上了全新的内容。“我今年已经是第十六次来到这个村子了,这次我分享的是《茸城故事,云间华章》,故事的主角就是松江籍的共产党人”,实践队理论宣讲员朱容池介绍道,“我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走进这里的,胡家埭村在党建引领下形成了文明时尚的淳朴乡风,村民们在开发新农村建设模式上颇有心得”。
胡家埭村、腰泾村是上海市松江区文明乡村的先进典型,分别以荷花产业与家庭农场而闻名,曾获多项国家级和市级的荣誉称号。对这两个文化建设示范村而言,大学生下乡采风调研并不稀奇,但外语高校学子来开展语言文字社会实践却是第一次。
中国味儿,国际范儿——
让党史故事与中国话语“声入人心”
“你们讲的内容,我句句记在脑子里啊!一想我刚到这个村,日子苦的哟,好在后来赶上了有文化的干部,才慢慢把村子搞起来,还不就是你们说的,年轻人认字了的好处吗?”在腰泾村生活了五十多年的奶奶包小妹,从上外学子分享的内容中忆苦思甜。“我今年78了,有吃有穿,村里还教唱歌、办诗社,家里孙子读书也不用我操心,这就是国家政策的优越性啊!”包奶奶在听众席里频频点头,脸上始终洋溢着笑容,“以前没有学语言的大学生来村里,大队说今天你们上外学生来活动,我们都觉得很有意思,一大早就到‘望田书屋’这儿,大家伙儿可开心了!”
“稻花香里说丰年”,包奶奶口中的五十年,正是松江农业振兴的辉煌历程。1956年起,从国家到地方都启动了科学技术远景规划的编制工作;中共上海市委在1958年2月成立上海市科学规划办公室,4月确定了一批加强科学技术实践的研究项目。
“以前只觉得识字也就是看看书、看看报得了,但是今天听了你们讲的内容,才知道语言文字对经济发展能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语言与新乡村建设70年》微党课结束后,俞爷爷说,“扫盲识字运动是我们这代人经历过的,确实从没想过它能影响我们国家的‘四化’建设;我们松江的大米从播种到收割,如今都是完全机械化的,以前是粮少吃不饱,现在是粮多吃不了哎!不认字不读书,哪里有我们村今天的面貌?”
据悉,实践队将今年推普实践活动的影像资料制作成了一部专题片,片名就叫《语言与未来》,在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正式上线。
上外学子将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创作成一部微纪录片,作为他们对建党百年最真诚的献礼。
照片由学校提供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