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即将于10月20日在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上演。作为一个爵士乐迷,总导演马俊丰自述他对执导民乐演出在最初是抗拒的。但听到了音乐,他却第一时间被打动了,继而又被艺术家们的现场排练震撼到动容:“海派民乐填补了我音乐知识架构中的一块空白,我父亲业余时间也搞民乐,于是我也感觉到对于这种音乐似乎有一种责任感。”
马俊丰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
舞台剧导演
曾执导现象级舞台剧《繁花》,话剧《前哨》,上海大剧院制作首部作品-昆曲《浮生六记》,身体剧场《那厮》、音乐剧场《朝闻道》、莎剧《理查三世》、当代昆剧《四声猿-翠乡梦》、一桌二椅《无nothing》、校园戏剧《西泠守望》等剧目。
执导作品曾荣获:壹戏剧大赏“年度大戏”、华语戏剧盛典“最佳创新剧目奖”、中国戏剧奖·校园戏剧奖等奖项;
让音乐本身
做主角,
和建筑
对撞互文。
执导上海民族乐团的演出也是在学习,工作状态和之前导演其他演出很不一样。我和上海民族乐团罗小慈团长有一个不谋而合的理念,这次演出一定要坚守以音乐为核心的创作底线,在不干扰音乐表达的同时,再拓展嫁接其他表现形式,清晰、自由地将音乐自身的美和变化传达给现场观众。
音乐是主角,导演要往后退。所有的舞美手段、多媒体技术、对情境的描述、舞台幻觉的制造,是为了帮音乐家们建立“角色”,为了让音乐展现自身的魅力、体现海派民乐的动人之处和特别之处。
但音乐并不是对每位观众都没有门槛的,用舞台手段帮助观众和音乐之间架一座桥梁,在情绪、想象力上为大家做一次“翻译”或介绍,给观众一个审美的台阶,让他们能够顺滑地进入音乐的情境当中,更好的享受音乐。
这对专业乐迷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普通音乐现场更注重听觉的享受,而我们这次用视觉呈现配合音乐家现场表演,试图拓宽音乐表现的疆界、为音乐现场能够嫁接不同的艺术形式做一些实验。
《海上生民乐》音乐上的先锋性,也使驻场版演出发生在上海音乐厅顺理成章。音乐的奇诡和建筑本身带来的视觉冲击相辅相成,对撞互文。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建筑金碧辉煌的欧洲古典风格,与海派民乐的东方神韵、国际风范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我们设计舞美装置、多媒体内容的时候,通过调节、融合,使音乐和建筑直接形成张力,触发全新的剧场语境,各部门的艺术家都在经验之外小心试探、来回弹拨,力求使观众能够捕捉到这不可名状的审美乐趣,享受在不同空间中音乐多样的可能性。
完全释放展示音乐家的灵魂,
倾听观众的回声
之前隔着音箱感受《海上生民乐》的演出录音已经非常动人;上周看到演出现场彩排,和演奏家老师们直接交流,才发现很多地方自己理解错了——音乐现场的当下性非常重要,沉浸在现场的情绪中,和艺术家活生生的碰撞、感知,这种感受是多么发烧的音响设备都无法比拟的。因为工作听了那么多遍的曲子,在现场倾听时依然会被震撼到、被冲击到,和舞台剧一样,任何录音、录像都无法完全捕捉的到,现场,才能完全释放和展示音乐家的灵魂。
在同一个空间中,看着艺术家们或拨或扫,或敲或击的技法叠加,在如此娴熟流畅的技法使用时,他们的情绪还保持着不断变幻、即兴挥洒,真是酣畅淋漓。
在《酒歌》中,我和多媒体设计一起设计了许多与内容十分契合的震撼画面。但在排练现场感受到艺术家演奏时充沛的激情、丰富多变的身体语汇,内心压抑不住、呼啸而出的对生命的渴望时,我毫不犹豫的推翻了那些自以为锦上添花、其实画蛇添足的方案。之前的某些演出设计在面对艺术家现场演奏时被击得粉碎。他们的情感表达、创造力、解构音乐的方式以及乐器之间的互动产生出强大的魅力,让我对音乐现场产生了新的理解和想象。
马俊丰在《海上生民乐》发布会
在节目的编排上,音乐会八个节目背后有一套非常完整、或许只能用民族音乐表现的故事逻辑。我会努力用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这个宏大却绝不不空泛的“故事”,使其统一完整,同时保护每一个作品在整体中的个性。每个作品独立成长,音乐特色个性鲜明,在整体美学格调、铺排上,又如此和谐,创意和情怀一以贯之,完成统一完整的主题构建。上海民族乐团的艺术家有这样的胸怀和气魄,将迸发出的艺术能量用这样的方式体现,对我来说是非常震撼的。
认真面对描绘自己生活
表现上海城市应有的质感
虽然我是北方人,但在上海生活这么多年,上海文化、上海精神也哺育了我,深入到我的创作血液中。在上海的艺术家应该都有一种创作自觉:就是勇敢面对自己的情感、认真描绘自己身边的生活,表现上海人和上海这座城市的质感。
《海上生民乐》国风音乐现场
创作会议
在导演舞台剧《繁花》时,我感受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坚韧,就像可能暂时被压弯的藤条,面对挫折和艰辛,仍然保持乐观态度,好好生活,曲而不折,终会再次弹起、直起腰来;在导演外滩光影秀时,我想向全世界展示上海这座城市令无数世人魂牵梦萦的“立体名片”:黄浦江两岸,一面是27座醉人的老式建筑,一面是改革开放后拔地而起、炫目光彩的摩天大楼,两面同时展现着上海的过去、今天和即将迎面的未来。就像上海这座城市一样,既可接受传统,又能包容创新。这次与上海民族乐团合作也是如此,我将和艺术家们一起,把传统作当代表达,将民族向世界表达,我们浸润在海派文化的土壤中,需要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对她进行诠释、赞美和讴歌,也有责任把海派文化的精神传递给所有人看。
《海上生民乐》国风音乐现场
上观号作者: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