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书评 | 我不怎么爱十八世纪,我爱的是狄德罗

你知道狄德罗吗?

几乎所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会不太犹豫地点点头:

“当然!他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家!”

“哦哦,他还主编了《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扉页

“还有一个什么‘百科全书派’吧?”

不过,在说完了这些“要点”之后,关于狄德罗的话题通常都会戛然而止。

他既不像伏尔泰那样德高望重,也不像卢梭那样惊世骇俗,在启蒙运动的哲学家的群像里,狄德罗通常只是一个温和的背景。

而他的作品,虽然数目不少且品类齐全,涉猎广泛又创意非凡,但和《老实人》《社会契约论》和《新爱洛伊斯》这样的作品比起来,也总是显得默默无闻。

不过,这个名叫德尼·狄德罗(denisdiderot)的法国男人,绝不是一个乏善可陈的配角,而是启蒙运动诸多才俊之中,别具一格的“宝藏男孩”。

漫游的波西米亚人

德尼·狄德罗(1713-1784)出生于法国朗格勒,这里之后也因为他的缘故,被称为“启蒙运动之乡”。

狄德罗家族是当地的高级刀匠世家,虽然身份上隶属于手工业者,但地位并不低。

狄德罗出生地

狄德罗一家有7个孩子,但只有4个孩子存活下来,小妹妹安杰利卡美丽聪明,她在少女时代,被送进修道院“修习”,却因为压抑的清规戒律,在花样年华抑郁早死。

这件事深刻地改变了狄德罗对宗教的看法,那部著名的小说《修女》,也正是源自于此。

狄德罗从小就聪明过人,很早就被选送进基督教学校,这意味着他会在日后成为神职人员,然而,狄德罗没有接受这样的“无量前程”,而是决定去学习文学。

他的父亲对此非常不满,他让儿子在医生和律师这两个“务实”的职业里,必须二选其一,否则就停止资助他的学业。

类似的事情,也曾发生在伏尔泰身上,机智的伏尔泰表面上假装成巴黎某律师的助手(他甚至伪造了文件),实际上阳奉阴违地创作讽刺诗。当然,这种伎俩很快露出了破绽,伏尔泰被老爹抓回外省,在他的眼皮底下继续被迫攻读法律。

而狄德罗呢?他一言不发地收拾好行囊,开始了长达10年的波西米亚漫游生活。

这期间他半工半读,通过给富人做家教、翻译英文书和给无能的牧师们写布道词为生。

29岁那年,狄德罗爱上了一个名叫安妮的天主教女孩,他回家请求父亲同意他们的婚事,结果被父亲一言不发地关进修道院的地窖。

几周以后,狄德罗成功地从窗子跳了出去,开始彻夜大逃亡——这段戏剧性的“悲惨”经历,也同样被写进了《修女》里。

《修女》电影剧照

终于,在某个月黑风高的星期三晚上,狄德罗和安妮秘密地结了婚。不过,这段婚姻并不平静,狄德罗曾有过几个情人,这位哲学家似乎有种“智性恋”的倾向,相对于雪肤花貌,他对思想和头脑更为着迷。

他和情人之间的通信,讨论哲学、宗教、艺术、科学和历史,充满着妙语连珠和过人的智识,这些“学术情书”,同样成了18世纪的文学珍宝。

至于狄德罗夫人,卢梭在《忏悔录》中形容她“争强好辩”,还曾因打伤了某壮硕男仆,险些被警方逮捕。

不过,虽然两人时有紧张,却是一段不离不弃的婚姻,狄德罗夫妇生育了几个孩子,只有女儿玛丽·安杰利可幸存下来,她是狄德罗的掌上明珠,日后成了一名出色的音乐演奏家。

编撰百科全书的人

1745年,出版商布雷顿雇佣狄德罗和数学兼物理学家达朗贝尔,将英国百科全书译成法文。

然而两人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这套百科全书观念陈腐,充满令人窒息的宗教思想,于是狄德罗提出,由他组织人,编写一套更好的百科全书。

德尼·狄德罗

接下来的20年里,在狄德罗的组织下,法国最优秀的100多位学者,开始共同从事这项伟大的事业。

这套百科全书,成为启蒙运动的最高成就之一,而这些反对君主专制、教会和经院哲学的编纂者们,则被统称为“百科全书派”(encyclopédiste)。

可以说,狄德罗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用在《百科全书》的编辑上,不过,他本人的创作,也没有止步不前,1746年,他写出了自己的第一部原创作品——《哲学思想录》。

《哲学思想录》是狄德罗作为思想家、哲学家的奠基之作。写这本书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主张理性与感觉的调和,以建立和谐。

狄德罗将“感觉”视为一切知识的源泉,外部世界作用于感官,形成了观念和思维能力,从感觉回到思考,又从思考回到感觉,便成了人的“认识”。

当然,这种感觉主义的思想,如今看来有些过时,然而在神权至上的18世纪,这样质疑神创说的理论,称得上冒天下之大不韪。

1746年7月,巴黎议会严厉谴责这本书,并下令将其公开焚烧,这令《哲学思想录》一下子扬名法兰西。

哲学思想录原版封面

因为这本书的文笔优雅老道,曾被官方怀疑是伏尔泰等名家的作品——而当真相终于大白之后,狄德罗就被关进了巴黎东郊的樊尚监狱。

三个月后,在多方斡旋下,狄德罗终于获释。不过此后,他的大部分重要作品(《修女》《拉摩的侄儿》和《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都在他死后才得以出版。

1770年,他又对这本《哲学思想录》进行了订正,加入了更多胆大包天的“异端”论据。

不过,在反教会、反教权的背后,狄德罗真正反对的,是陈旧的道德偏见,是非人性,是陈旧固化的社会秩序。对这一点最好的体现,就是他的书信体小说:《修女》。

“最高明的说谎者”

《修女》设定于18世纪,也就是当时的法国。苏珊是一个聪明敏感的16岁姑娘,她因为家庭偏见和所谓的“赎罪”,被迫进入天主教修道院。

然而,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是什么净化心灵的净土,而是离天堂最遥远的地方,霸凌、压迫、憎恨和性骚扰,一样也没有减少。

修道院的生活如此令人难以忍受,除了得上神经官能症外别无出路。苏珊几度辗转反抗,却依旧无法逃离,故事的结尾,她依然困于纸页之间,苦盼救赎。

《修女》是一本勇敢激越的小说,惊心动魄的情节和丰富复杂的内涵,赋予它某种跨越时代的魅力。

而书中急迫的戏剧张力,同样让它成为拍摄电影的好素材,1966年的《女教徒》和2013年的《修女》(以及一部b级恐怖片和某情色电影),都是以《修女》作为蓝本拍摄。

《女教徒》电影海报

不过,狄德罗最受现代人偏爱的小说,是他的《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顾名思义,故事的主人公有两个人,仆人雅克和他无名无姓的主人。这对主仆既不明身份,也不知何去何从,在这段漫无目的的旅程里,为了打发无聊的光阴,雅克被迫讲述着自己的低俗情史。

然而,雅克的故事不断被其他角色打断,而其他角色的故事,又继续被新的角色打断,周而复始。

这是一部充满幽默、智慧和创意的作品(书名除外),它在内容和风格上,颇有流浪汉小说的神韵,足以媲美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而在写作结构上,则近似于我们现在称之为”元叙事“的手法,具有令人惊叹的超前意识和鲜明的先锋气质。

1971年,米兰·昆德拉将这部小说改编成名为《雅各和他的主人》戏剧,以此向狄德罗致敬。

《宿命论者》电影剧照(2005)

在《小说的艺术》中,他将《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列为“十八世纪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

“说实在的,我不怎么爱十八世纪,我爱的是狄德罗。说得更真诚些,我爱的是他的小说。”

狄德罗是个擅于“说谎”的人,甚至能以一个杜撰出来的虚构形象,让“作者”本人日思夜想。

而在大量的现实原型和浪漫想象之间,通过书信体的体裁,或是故事的轮回,虚构的“读者”、“叙述者”和“旁观者”,都被赋予了更充实的生命,而真正的读者,也在这个过程中,将小说的“虚构性”,忘得一干二净。

从这个角度上讲,狄德罗无疑开启了现代小说艺术的先河。

辩证的狄德罗

如果说,《修女》和《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都以极具创意的叙事令人惊艳,那么《拉摩的侄儿》则……没有任何情节。

更确切地说,这是一部“闹剧悲剧”,令人想起贺拉斯(狄德罗最喜欢的作家)的讽刺作品。

小说所有的内容,都是“拉摩的侄儿”和“我”的闲扯,或者说,是一个愤世嫉俗的挑衅者与一个“理智”的教导者之间,一场针锋相对的世界观之战。

《拉摩的侄儿》看似话题松散,仿佛酒吧里两个素昧平生的酒鬼,自言自语般的对谈,却起承转合得天衣无缝,一气呵成。

“拉摩的侄儿”这个形象,集所有矛盾于一身,古怪而奢侈,崇高而卑鄙,良知与非理性混成一体,道德和善恶,扭曲缠绕得光怪陆离。

拉摩的侄儿代表的,是信仰缺失时代的癔病么?还是这样的癔病,在每个时代都无法逃离?就像米歇尔·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所说,拉摩的侄儿,是小丑独特的现代化身。

身穿红色睡袍的狄德罗

《拉摩的侄儿》写于1761年,狄德罗从未尝试出版,甚至从来没有与朋友分享,在他去世后,只有席勒收到了一份文本副本。

席勒将这份副本交给歌德,后者于1805年将它翻译成德语,歌德的译本于1821年被翻译回法语,这部“法国启蒙运动最伟大作家的最伟大作品”(尼古拉斯·克朗克)才终于在法国为人所知。

狄德罗曾说,

“事实,无论是哪一种,都是哲学家真正的财富”。

对他而言,对正统观念的挑战,不是用新的观念去代替旧的观念,而是打开人们的思想,接受新的可能性。

无论是他耗尽毕生心血的《百科全书》,还是那些只有在他死后,才得以出版的作品,期待的都是从陈规的桎梏中解放自我、以自身改变生活的力量。

这样的观点,也许不如卢梭等人那么富于煽动性,但无疑更具有现代精神。而狄德罗遗留下的宝藏,也在历史的长河里,永远都会挖掘出闪闪发光的新意。

阅读推荐

《哲学思想录》

[法]德尼·狄德罗 著

罗芃 章文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拉摩的侄儿》

[法]德尼·狄德罗 著

罗芃 袁树仁 吴达元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修女》

[法]德尼·狄德罗 著

罗芃 符锦勇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

[法]德尼·狄德罗 著

罗芃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资料:上海译文

编辑:段鹏程

上观号作者:书香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