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闵线、2号线西延伸、13号线西延伸、17号线西延伸等17个项目开工建设;扩容改造新城对外高快速路和国省干线……今天(9月10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市交通委根据“对外强化、站城融合、内部提升、特色差异”的原则,介绍了从对外和内部两个维度构建新城交通体系,推进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各项工作。详见下文↓
落实“新城发力”总体要求
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
近期,以嘉闵线、2号线西延伸、13号线西延伸、17号线西延伸为代表的17个项目开工建设。
这些重大工程对支撑新城发展和带动社会投资、促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服务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完善城市内部交通系统、提升交通服务能级都具有重要意义,也标志着上海在将新城打造成“长三角城市网络中的综合性节点城市”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此外,s7公路(月罗公路-宝钱公路)、两港大道快速化分别于7月2日、8月22日建成通车,为进一步完善新城对外交通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强化枢纽锚固
推动交通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发展
市交通委会同市区相关单位和部门,对新城交通枢纽布局方案进行了深化研究,通过枢纽整合新城交通方式,提升内外交通转换水平。新城所在各区也正在同步开展枢纽周边综合开发的规划研究,充分践行tod 理念,加快推动站城融合和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比如,依托轨道交通17号线青浦新城站,引入沪苏嘉线和嘉青松金线,打造三线换乘的青浦新城综合交通枢纽,作为青浦新城对外辐射的门户枢纽,同时兼顾与中心城及其他新城间快速联系。青浦区同步开展枢纽区域城市设计相关工作,考虑将新城枢纽打造成为长三角示范区站城融合的样板。
围绕新城枢纽,市交通委积极推进沪苏嘉线前期研究,同步开展嘉青松金线、南枫线、奉贤线等线路规划方案研究。
后续,市交通委将优先推进新城综合交通枢纽以及与周边城市的快速交通通道建设,提升新城外向度和联动性,依托国铁干线和城际铁路的建设,加强新城与长三角城市联系,加快实施市域线(城际线),强化新城与近沪枢纽节点的便捷连接。同时,结合新城总体城市设计相关成果,会同市区相关部门系统研究既有高快速路新城段的交通功能、敷设形式等,更好地促进交通与城市空间的融合发展。
围绕对外加强
重点完善新城对外骨干路网规划建设
根据新城的发展定位,新城对外骨干路网规划将重点考虑以下三方面:
扩容改造新城对外高快速路和国省干线,如g15嘉金段改建、s5沪嘉功能提升、g50改建、g318改建等。
优化新城高速公路对外出入口布局,如g50公路青浦大道、山周公路出入口,s32公路玉树路出入口、g1503公路广富林路出入口等。
适度增加部分新城与门户枢纽和中心城的快速路通道,如沪松快速路、沪嘉-嘉闵联络线等。
目前,部分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崧泽高架西延伸主线高架结构已贯通,后续将重点推进g15嘉金段、g318改建、沪嘉-嘉闵联络线、沪松快速路等项目规划建设。
坚持绿色集约
逐步完善新城内部综合交通体系
根据《实施意见》和各新城行动方案,坚持绿色集约的总体原则,重点围绕路网完善、慢行交通系统、中运量骨干公交系统、智慧交通等方面,市交通委对各新城加强指导,持续开展相关规划研究,同时按照“建设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协助各新城有序推进相关项目落地。
上观号作者:上海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