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向化镇河长在日常巡河中发现有部分河道存在福寿螺活动迹象,河道沿岸有福寿螺卵块,卵块主要附着于河道涵洞水泥壁,对此向化镇高度重视,迅速开展福寿螺清除工作,坚决遏制福寿螺快速蔓延趋势!
福寿螺卵块
近日,向化镇河长办、农发办组织河道养护单位及米新村民间河长志愿者对米新50号河内福寿螺进行专项清理。工作人员对河岸边附着卵块进行下水铲除,并利用抽水机将水抽干掉后,对河道水面下的福寿螺进行彻底清理。由于该河道连通镇级河道,工作人员在涵洞口还设置密网,防止有“漏网之螺”扩散到其他河道。
福寿螺的防控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下一步,向化镇将加大河道巡查力度,全面排查福寿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清除;同时,充分发挥和借助群众力量,动员全民参与福寿螺的清除工作,采取联合行动,全面控制福寿螺的扩散、蔓延。
福寿螺科普
01
福寿螺来历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有巨型田螺之称。福寿螺壳薄肉多,既可食用(食用未经高温加工的福寿螺,易感染寄生虫,危害健康),又可做高蛋白饲料,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引入我国,作为特种经济动物在许多地区(包括上海)推广养殖。福寿螺繁殖力极强,一旦进入自然水域,给防除工作带来较大的困难。目前,福寿螺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已有广泛分布,适应性强,仍然在不断北移。2003年,国家环保总局将福寿螺列入首批入侵我国的16种外来物种名单。
02
福寿螺特征
福寿螺外观与田螺相似,但形状、颜色、大小有差异,记住这四点:黄、脆、扁、大,很容易分辨出来。
1.福寿螺的外壳颜色呈黄色,田螺的外壳颜色则为青褐色;
2.福寿螺壳薄较脆,螺口大,壳口无黑色框边,田螺壳口有黑色框边;
3.福寿螺椎尾较平而短促,田螺的椎尾长而尖;
4.福寿螺个体较田螺大。
福寿螺特征
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
03
福寿螺卵块特征
福寿螺卵呈圆形,直径2毫米,初产卵为粉红色或鲜红色,卵的表面有一层不明显的白色粉状物,灰白色或褐色的卵已孵化成幼螺。卵块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卵粒排列整齐,卵层不易脱落,鲜红色,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块可达千粒以上。
福寿螺会对自然河道产生一定危害,
如有发现请上报村委及时清除,
坚决抑制福寿螺在河道内蔓延泛滥,
共同打造生态、安全、怡人的水环境。
来源:向化镇
编辑:毋晓菲
上观号作者:上海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