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瓦罐、五片碎陶,松江这里只一眼,就能穿越千年!

2009年

广富林文化遗址动工

经过十年磨一剑的精心打造

如今这里已成为一处

可以穿越古今的文化时空长廊

从古朴浑厚的朱雀门到金钟台

从徽派的古宅到唐风的禅寺

从藏于水下的文化展厅

到以古老馒头窑为形态的古瓷馆

风格迥异却相融互伴的

各类建筑在这里静静伫立

每一处细节都蕴藏着独特的建筑思考

和文化传承的深深印记

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打卡地

便是位于其内的

广富林考古遗址展示馆

展示馆位于广富林文化遗址核心保护区北面

总建筑面积约12300平方米

内部展示空间2960平方米

内设正厅和

“文明之源”“城市之光”“历史之脉”三个独立展厅

外部建筑设计也别具一格

三个瓦罐、五片碎陶

就是展示馆的全部

这一灵感来自于考古挖掘时

陶罐半埋在泥土中的样子

而建筑外部的每一条纹理

每一个罐体上的图案都经过人工雕琢

辅以各式奇妙的肖形印

充分展现了先人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馆通过实物、视频等形式

全面演绎广富林考古发现历程

阐释文物本身及其背后的价值

传播广富林文化遗址

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

正厅:广富林大考古

展示馆内的正厅展览主题为“广富林大考古”,以考古发现的大型史前房址为核心展品,通过展柜、展品和触摸屏、led屏、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全面介绍半个多世纪以来广富林文化遗址考古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传播广富林文化在中国早期文明和上海城市兴起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一号展厅:文明之源

一号展厅以“文明之源”为主题,重点展示史前文明的遗物。展厅中心的柱子是考古探方发掘中关键柱的模型,记录了远古地层的信息。主要展品有崧泽文化时期的玉镯、良渚文化时期的鹿钺纹陶尊以及广富林文化时期的玉琮等珍贵文物。

二号展厅:城市之光

二号展厅以“城市之光”为主题,展示广富林文化遗址出土的周代青铜礼器、金属武器和农耕、冶铸工具,以阐释广富林是上海城镇的发源地。

三号展厅:历史之脉

三号展厅以“历史之脉”为主题,展示周代至明清的各类器皿、用具和建筑构件。通过丰富繁多的出土器物,展现一部浓缩的松江物质文化史,彰显了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精神文化传承,实证了“上海之根在松江”。

这几年,城市文化建设一直是大家热议的话题

而建筑作为“硬装”是最直白的表达

在广富林

建筑风格的多样性隐喻着文化传承的叠加性

压入地下、深藏水中的功能空间

让建筑在避免喧宾夺主的同时

成功还原了遗址原始地貌肌理

这些都让我们看到本土设计师

理解传统文化、运用传统文化的能力

正如展馆设计师刘江黎先生所说

只有让建筑与景观融为一体

让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

才能让游客了解更多展现过去的痕迹

这不仅是一种情怀

更是一种对于文化传承的尊重和记忆

通讯员:趣游佘山

编辑:陆佳

上观号作者:上海松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