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山区国家有机创建示范区迎来“大考”,生态环境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开展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验收专家咨询会(线上会议)。通过听取汇报、互动问答,专家组一致认为金山区有机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成效显著,同意通过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区验收。
2017年10月15日,金山区被认定为国家有机产品示范创建区,成功列入国家有机产品示范创建区名单,拉开了创建帷幕。
作为上海首个有机示范创建区,金山区统一规划、明确分工,各相关部门积极协作、上下联动,全力开展创建工作。
自创建工作启动以来,确立了“打造两个集聚区(即北部亭枫带、中部生态圈)、建设五类基地(即有机水稻、有机蔬菜、有机瓜果、有机水产养殖、有机产品加工)”,从组织领导、资源整合、资金扶持等各方面,全方位保障示范区的创建。
每季度对辖区内获证企业生产、加工现场开展一次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企业整改,并及时回访,确保形成监管闭环;加强专项检查,开展有机产品生产流通领域专项检查,重点检查认证标志标识情况,现场对有机码进行上网查询核对,确保产品可追溯;加大抽检力度,完善抽检后处理;坚持“零容忍”,将产品不符合有机标准的获证企业,通报至认证机构依规处理,从源头上净化有机市场。
有机种植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除草,土壤中混有草籽,萌发成长,跟水稻抢夺营养,同时需要投入人力进行除草,增加种植成本。2018年起,金山尝试由玉米皮为原材料生产制作的地膜,不仅能够有效压制杂草生长,而且地膜成本低。同时地膜是可降解的,遵循有机生产标准,目前覆膜技术已在水稻种植方面推广。
据悉,截至去年底,金山区共有52家单位纳入了示范区创建,有机产品获证单位22家、有机转换获证单位34家,全面完成各项创建任务。
位于枫泾镇的上海开太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先后多次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证书。清水小龙虾、罗氏沼虾、河蟹等3个品种荣获养殖类有机认证;稻谷、水芹、菊花脑、紫背天葵等15个品种荣获种植类有机认证。
有机产业发展已经被纳入到金山区十四五规划中,其对于“金山味道”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平台搭建和产品质量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金山将认真总结经验,着力解决短板和不足,深入推进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先行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支撑。
记者 | 鲁学静
通讯员 | 顾海洋
上观号作者:上海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