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揽!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

在8月27日下午进行的东京残奥会男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中国队郑涛、王李超和袁伟译包揽金银铜牌,三人的成绩全部超过残奥会纪录,郑涛还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看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祝贺他们。

比赛中,郑涛以30秒62的成绩夺得冠军,王李超和袁伟译则分别以31秒81、32秒00获得银牌和铜牌。在耀眼成绩的背后,他们还有着超级励志的故事。

“无臂飞鱼”郑涛

郑涛是残奥会赛场上的老将,三次出征残奥会。2012年伦敦残奥会上,首次出战的他因一张“咬毛巾” 的照片被网友熟知。

2012年伦敦残奥会,因为失去双臂,郑涛在比赛出发时只能靠紧紧咬着毛巾保持姿势,接近终点时,以头撞向泳池壁。

2012年伦敦残奥会,郑涛在比赛打破世界纪录,夺得金牌。郑涛从水中跃起庆祝的那一刻,仿佛背后长了翅膀。

他的教练熊小铭曾说 :“训练时,我让郑涛不要用头去触壁。因为非常疼,看着都心疼。但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说如果不用头触壁,每次的成绩就不准确,让我不要怕他疼。”

郑涛6岁时,因触碰高压线不幸失去双臂。14岁时开始接触游泳,正常人能完成的训练量,郑涛咬牙也要坚持完成。郑涛曾说:“有梦想,时间到了。该是你的就是你的。”

此次东京残奥会上 ,在男女4×50米混合自由泳接力赛中,郑涛和队友一起打破世界纪录夺冠。在男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他又打破了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再次夺冠。

劈风斩浪的王李超

在电视机前看到丈夫精彩表现的王李超妻子高兴地说:“明年要和他把婚礼办了!”

王李超8岁时因意外失去双臂。2007年,14岁的他开始学习游泳。他回忆自己失去双臂后,第一次站在游泳前,害怕得双脚发抖,进水后只会拼命挣扎。后来他慢慢发现,只要不害怕,不抗拒水,水就能让他浮起来。

王李超为了游得更好更快 ,他成了训练最刻苦的队员之一。之后在多项赛事中获得奖牌,他说:“十分感恩游泳这项运动帮助自己重新获得自信,游泳将是一辈子热爱的事。”

奋“泳”直前的袁伟译

在此前男女4×50米混合自由泳接力赛中 ,袁伟译和队友一起刷新世界纪录夺冠;在男子50米蝶泳s5级决赛中,袁伟译再夺一枚铜牌。

袁伟译8岁时意外触电,失去左耳、一块左颅骨与双臂,在好心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学习游泳。母亲许远琼很心疼儿子,她说孩子训练累时会想哭。但他会直接钻到游泳池里,不让别人看到自己的眼泪。

“争取在残奥舞台上突破自己,赛出中国人的风格。”残奥会开幕前,袁伟译表示。如今,他做到了!

即使没有双臂,他们也全力冲刺,用水花诠释自强不息。即使命运再多坎坷,他们也总有梦想和超越。“we have wings(我们拥有翅膀)”他们的力量值得被看见,他们期待同样的精彩。

接下来的比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

图:新华社记者 张铖,东京2020年残奥会官方微博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上观号作者:上海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