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融媒体中心fm105.1推出“金山非遗”系列节目
本期嘉宾:
“小白龙信俗”舞龙传承人夏懿峰
吕巷镇旅游公司书记、总经理王洪兵
吕巷党群服务中心副主任黄雅萍
“小白龙信俗”民俗活动是吕巷民间百姓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等美好生活以及弘扬“除恶扬善、坚持正义、团结进取”的“小白龙”精神而形成的民间活动。该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举行,其表现形态主要包括祭拜“小白龙神”、神灵巡游、舞“小白龙”三部分。民俗活动有迎请“小白龙神”、胥浦庙祭祀、神舆巡游等仪式。
清晨,人们在相传“小白龙”修练的秦望山“白龙洞”迎请;随后,在胥浦庙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宣读祭文,恭请“小白龙神”出位;接着,人们抬着“小白龙神”按“走街串巷”、“古桥取水”、“农田视察”等固定路线巡游,巡游队伍有江南丝竹队、舞龙队、小手龙队、龙船队、祭祀的百姓队伍等。
“小白龙信俗”已深深渗透在当地百姓日常生活和节庆活动中:在各大节庆活动中吃“白龙糕”、剪“小白龙图”纸、做“龙头鞋”、舞“小白龙”已是常态;在吕巷地区的各景观、寺庙等处都雕有龙的各色形态。
学习舞龙约20年的传承人夏懿峰与小白龙文化结下了深厚感情,一直在做与小白龙文化相关的传承和传播工作,包括挖掘小白龙文化,组建第五代吕巷镇舞龙队,并在舞龙队中舞龙头,带领舞龙队参与镇、区、市、长三角乃至国家级的各类展示展演,到目前为止共表演了150多场。回想当年初学小白龙之时,为深刻领会小白龙舞精髓,夏懿峰多次深入小白龙文化诞生地四圩网船埭调研,虚心向小白龙舞第四代老前辈传承人讨教。记得2006年的一次封闭训练,一天训练下来,舞龙队员们的裤脚管上都有盐花。
说到收徒,传承人夏懿峰表示:首先要选择德行俱佳、身骨优异的传承人,其次要倾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和心智,耐心地将自己的所学倾囊而授,年复一年逐渐将他们培养成小白龙信俗的传承人,天资不足可以用勤补拙,只有潜心致学为其贡献一生的坚强决心,并持之以恒才能将传统小白龙文化发扬光大。在收徒传艺的过程中,我把舞龙技巧传授给徒弟,徒弟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新想法新观念融入进去,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使舞龙技巧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为进一步做好传承发扬,夏懿峰准备着重做好以下3方面工作:
一是做好“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每周定期为舞龙队提供专业的指导,培养舞龙后备人才。
二是做好“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军营”、“非遗在社区”等工作,定期在社区、学校、军营等地开展舞龙技巧指导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舞龙的魅力。
三是协助开展“小白龙”相关系列活动,如:“小白龙信俗”民俗活动、舞龙集训、舞龙比赛等活动。做好小白龙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工作。
小白龙信俗非遗工作启动于21世纪初,是多年来,调研团队不停穿梭在田间埭头,处处寻访;全国及上海市、金山区的专家学者多次上门为“小白龙信俗”项目“把脉开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2007年,“吕巷小白龙”列入首批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列入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小白龙信俗”成功跻身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成为了每一位金山人民的骄傲。
近年来,吕巷镇把“小白龙信俗”作为特色文化项目来抓,采取了许多保护与传承措施。通过建立保护和传承机制、挖掘和收集整理原始资料、加强传承人的培育和培养、建设传承基地等工作,“小白龙信俗”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展现和弘扬了传统文化。
同时,还积极探索小白龙文化与农业旅游的深度结合。吕巷水果公园利用“世外桃源”景点开展非遗文化输出。景点内包含了吕巷的特色非遗文化:小白龙文化以及土布织布技艺。除了传统版面化的文化科普之外,还放置了小白龙、织布机、纺纱机等实物,并开放体验,让游客在参观的时候更有参与感、了解的更直观。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吕巷水果公园作为祭祀活动的一个点位,结合金山田野百花节吸引众多游客,并作为金山田野百花节中一个常态化的特色活动。由此三月三成为了园区一大亮点,小白龙文化的知名度也不断提升。
在现有旅游产品中融入当地文化特色,依托金山区非遗馆、党群服务中心、水果公园、寿带桥等场馆,将小白龙文化、土布文化、红色文化、水果文化相结合,推出文化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观光。
今后计划推出小白龙文化旅游线路,包含系列小白龙元素的团建活动,如实地观摩和平网船埭,了解吕巷小白龙的起源;参观水果公园世外桃源,了解小白龙文化、观看三月三祭祀记录片;开展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如团队扎草龙、舞龙体验赛等,为游客提供更加系统化、直观化、体验式的小白龙文化品鉴活动,不断扩大小白龙信俗文化知名度,以小白龙信俗文化为宣传点,更好的推广吕巷旅游,带动吕巷文旅产业发展。
在景区建设方面,计划打造一个具有小白龙特色的标志性夜间景点。依托民宿建设契机,增加小白龙主题元素,在主题民宿中增设神话剧情体验,增强主题民宿对亲子家庭的吸引力。筹建传承人夏懿峰工作室,展示小白龙文化,开展系列亲子体验,丰富游线内容,增强体验感。
白龙湖的开发弥补了景区核心区水域空白的遗憾,依托白龙湖自然生态环境,计划开展系列水上赛事项目、特色游船项目等,带动湖心岛业态发展。
目前,每周一至周四,吕巷党群服务中心龙狮训练馆内都会举行小白龙舞龙培训,有兴趣的听众朋友可报名参加体验学习。
1、在请传承人夏懿峰老师介绍舞龙活动之前,先请您简单介绍自己吧
(在舞龙活动中主要负责什么?今年几岁?学习非遗多少年了?参加过多少次表演?
回答时间控制在1分钟以内。)
我今年45岁,学习舞龙有20年左右的时间了。自从2000年我到了吕巷文体中心工作之后,便和小白龙文化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一直在做与小白龙文化相关的传承和传播工作,包括积极参与挖掘小白龙文化,组建第五代吕巷镇舞龙队,并在舞龙队中舞龙头,带领舞龙队参与镇、区、市、长三角乃至国家级的各类展示展演,到目前为止共表演了150多场。
2、请传承人夏懿峰老师介绍小白龙活动举行的情况。(举行的时间、地点、流程、多久举行一次等)
我们小白龙信俗的民俗活动是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在吕巷举行,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做吃米糕、小白龙巡游,舞小白龙等。清晨,人们前往“白龙洞”举行迎请仪式,邀请小白龙参加民俗活动和巡游;迎接队伍到胥浦庙,载歌载舞举行盛大的仪式,之后,人们抬着小白龙出巡,巡游环节包括古桥取水(祈求风调雨顺)、走街串巷(祈求幸福祥和、安居乐业)、农田视察(祈求有好收成)等。最后,小白龙返回,活动结束。除了小白龙信俗民俗活动,小白龙文化也已沁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节庆习俗中:在各大节庆活动中人们做吃米糕、剪白龙图纸、做龙头鞋、舞白龙已是常态。
3、请传承人夏懿峰老师谈谈,与其他地方舞龙活动相比,我们小白龙最大的特点在哪里(挑选自己熟悉的内容说:舞龙的动作、流程;龙的造型、工艺;祭祀方面的特点;流传地区等)
吕巷小白龙制作以竹条、竹丝、竹杆扎拷制成龙头和龙身框架,用秧绳将龙头与每节龙身连接,将白绸布制成的龙衣包上即成,舞龙时配有龙珠、长凳、高台等道具,吕巷小白龙技艺独特,舞者根据锣鼓节奏快慢调出各种舞龙套式,过桥调、座调、困调、蹬天路等10种调法相连贯。
4、请黄雅萍嘉宾再补充一点情况介绍(挑选自己熟悉的内容说:舞龙的动作、流程;龙的造型、工艺;祭祀方面的特点;流传地区等)
还有一个特点是,我们的小白龙,它是白色的。在中华民族远古民俗中,白色是纯洁、吉祥的象征,罕见白色禽和兽的出现常被视作祥瑞。
5、请黄雅萍嘉宾介绍下:小白龙舞龙活动,或者说小白龙信俗的由来与发展历史
小白龙信俗民俗活动是吕巷民间百姓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居乐业、幸福祥和等美好生活以及弘扬“惩恶扬善、坚持正义、团结进取”的小白龙精神而形成的民间活动。
清代乾隆版《金山县志》载:“在秦山阴,明成化间,大雨震霆,云中龙见,有白蛟自洞腾空而去。”在一些民间传说中,相传某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小白龙因故下凡到“白龙洞”中修炼,期间保护着周边地区的农事和百姓的生产生活。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小白龙,形成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小白龙信俗活动,其中舞小白龙更是反映了当地百姓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美好生活的向往。
6、请黄雅萍嘉宾介绍下:这项非遗工作什么时候启动?在保护、传承方面,已经取得哪些进展和成绩?
在21世纪初的时候我们就启动了这项非遗工作,十余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保护和传承这项非遗项目的脚步,调研团队不停穿梭在田间埭头,处处寻访;全国及上海市、金山区的专家学者多次上门为“小白龙信俗”项目“把脉开方”;各级领导、部门对该项目悉心指导和支持;全镇上下倾心参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呢,2007年,“吕巷小白龙”被列入首批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吕巷小白龙”被列入第三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小白龙信俗”成功跻身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成为了每一位金山、吕巷人民的骄傲和荣誉。
7、请传承人夏懿峰老师讲讲当年拜师学艺的故事(当年如何拜师?这门功夫具体是怎么练习的?难不难?有什么难忘的事情?)
为了让自己深刻领会小白龙舞的精髓,我曾多次深入到小白龙文化诞生地四圩网船埭调研,虚心向小白龙舞第四代老前辈传承人讨教。让我最难忘的是,2006年吕巷小白龙参加上海市第十三届运动会,当时为了展示出小白龙最佳的一个精神状态,我们采取了封闭式训练,当时一天训练下来,每个人的裤脚管上都有盐花,那个时候觉得一点也不累,反而觉得很值得。
8、请传承人夏懿峰老师讲讲后来自己也当师父了,又是如何收徒传承下去?如何进一步提高的?(还可以讲讲自己这一代人进行传承发扬的新特点?如何克服困难的?有什么最难忘的事情?)
收徒,首先要选择德行俱佳、身骨优异的传承人,其次要倾注自己全身心的热情和心智,耐心地将自己的所学倾囊而授,年复一年逐渐将他们培养成小白龙信俗的传承人,天资不足可以用勤补拙,只有潜心致学为其贡献一生的坚强决心,并持之以恒才能将传统小白龙文化发扬光大。在收徒传艺的过程中,我把舞龙技巧传授给徒弟,徒弟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新想法新观念融入进去,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使舞龙技巧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
9、请黄雅萍嘉宾介绍下:对该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提高方面,我们政府部门是如何做的,克服了什么困难?取得了哪些进展和成绩。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小白龙信俗”,吕巷镇把“小白龙信俗”作为特色文化项目来抓,采取了许多保护与传承措施。通过建立保护和传承机制、挖掘和收集整理原始资料、加强传承人的培育和培养、建设传承基地等工作,“小白龙信俗”文化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进一步展现和弘扬了传统文化。
10、请传承人夏懿峰老师谈谈,对政府部门的扶持,您有什么感受?
历年来,政府对历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都非常的重视,尤其是对小白龙信俗这个项目,我的切身感受是,因为我们舞龙队需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就要从全镇各村居、企事业单位等选拔人员,但是这个工作的难度又很大,各个单位的人员各自工作忙,这个时候,政府就会出面去协调,始终把小白龙文化的传承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11、请传承人夏懿峰老师谈谈,作为传承人,为了接下来继续做好非遗工作,有没有什么工作计划?
一是做好“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每周定期为舞龙队提供专业的指导,培养舞龙后备人才。
二是做好“非遗进校园”、“非遗进军营”、“非遗在社区”等工作,定期在社区、学校、军营等地开展舞龙技巧指导活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舞龙的魅力。
三是协助开展“小白龙”相关系列活动,如:“小白龙信俗”民俗活动、舞龙集训、舞龙比赛等活动。做好小白龙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工作。
12、请黄雅萍嘉宾介绍:市民群众如果想体验学习小白龙,是否有报名参加的机会?
这个有的,我们每周一至周四在我们吕巷党群服务中心龙狮训练馆都会有小白龙舞龙的培训,有兴趣的听众朋友可以报名参加体验学习。
13、请王洪兵嘉宾介绍:吕巷是千年古镇,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像我们所熟知的小白龙信俗文化,那在我们水果公园是如何将小白龙文化与农业旅游相结合的呢?
首先我们在园区内的一个点--世外桃源做了非遗文化的输出。点内包含了吕巷的特色非遗文化:小白龙文化以及土布织布技艺。除了传统版面化的文化科普之外,点内还放置了小白龙、织布机、纺纱机等实物,并开放体验。让游客在参观的时候更有参与感、了解的更直观。
每年的三月三龙我们水果公园也是作为祭祀活动的一个点位,结合金山田野百花节,吸引了很多游客,作为百花节期间的一个常态化特色活动,三月三也成为了园区的一大亮点,小白龙文化的知名度也不断提升。
在现有旅游产品中,我们也融入了当地的文化特色,依托金山区非遗馆、党群服务中心、水果公园、寿带桥等场馆,将小白龙文化、土布文化、红色文化、水果文化相结合,推出文化游线路,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观光。
14、请王洪兵嘉宾介绍:后续在小白龙文化输出方面,有什么计划吗?
在旅游产品方面,计划推出小白龙文化旅游线路,包含系列小白龙元素的团建活动,如实地观摩和平网船埭,了解吕巷小白龙的起源;参观水果公园世外桃源,了解小白龙文化、观看三月三祭祀记录片;开展系列文化体验活动,如团队扎草龙、舞龙体验赛等等,让游客更加系统化、直观化、体验式的了解小白龙文化,不断扩大小白龙信俗文化的知名度,也以小白龙信俗文化为宣传点,更好的推广吕巷旅游,带动吕巷文旅产业发展。
在景区建设方面,计划打造一个具有小白龙特色的夜间小景,更直观的展示我们的小白龙文化的同时增添景区夜间景色,打造标志景点。依托民宿建设契机,增加小白龙主题元素,在主题民宿中增设神话剧情体验,增强主题民宿对亲子家庭的吸引力。同时计划在园区内筹建夏懿峰工作室,对小白龙文化进行一些展示,也作为后续文化旅游线路的一个点,结合园内亲子活动,开展系列亲子体验活动,丰富线路内容,增加游客体验感。
15、请王洪兵嘉宾介绍:白龙湖正在建设中,龙珠坐落于水果公园核心区内,后续旅游公司关于白龙湖周边的开发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吗?
白龙湖的开发为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弥补了核心区水域空白的缺点,依托白龙湖自然生态环境,后续计划和皮划艇赛事基地合作,开展系列水上赛事项目。同时计划开发游船项目,并结合当地文化,打造特色游船,吸引游客带动湖心岛业态发展。
上观号作者:上海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