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小小的正方体木块,有的是原木色,有的表面被不同程度地涂成了红色,或1面,或2面,或3面。在老师手中,这些小木块变成了设计精巧的教具,孩子在动手操作拼搭的过程中,空间想象能力逐渐提升。
这个”神奇“教具设计的初心,来源于大数据的学情分析。
不爱阅读的小y同学,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关注小y的“童心悦读”手册,鼓励小y多阅读、多思考,引导小y在课堂上多参与、多发言,跟小y的父母沟通,家校合作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
这个阅读“处方”开出的背后,隐藏着学生的数字画像分析。
如果数据会说话,那么,这两个小故事就是我们听到的“数据的声音”。
6月17日,“用数据,促自觉,享智慧,铸品质”宝山区新优质学校专题展示(十)暨区特优教研组展示活动在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举行。在活动中,数个数据应用的案例,让我们看到了数据驱动下,学校教学的变革。
一个小教具背后的“数字故事”
在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一项针对五年级学生的数学做题情况数据分析显示,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差异明显,能够在脑中经历两步图形翻转过程的仅有20%,10%的学生缺失空间想象能力。
数据分析显示了问题所在,可到底该如何解决呢?
学校数学教研组集体头脑风暴后,一个个用料简单,但又颇具创新的涂色小正方体木块诞生了。这些小木块,有的保留原色,有的被不同程度地涂成了红色,1面、2面或3面。这些小木块合起来则是一个红色大正方体。
在活动中,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夏添老师展示了一节五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课,就用了这个教具。课堂上,老师将这些涂色正方体交给孩子们,按涂色面分类,尝试还原。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们充分经历空间想象的过程,借助“旋转”“拖动”等技巧,将难以想象的部分直观化。
课堂外,花那么多心思做小教具,课堂上,又花大量的时间让孩子动手操作,这值得么?
答案是肯定的。
说了、做了,孩子不一定就会了。这样的“神奇”教具,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搭,找到规律地搭,动手操作伴随着空间想象,解决问题又促进了空间想象。正回应了此前基于大数据的学情分析,真正地提升着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
阅读“处方”背后的“学生画像”
“崔老师,shine分项平台中的数据帮助我更好地了解了我家孩子近期的语文情况,但我发现他阅读这块比其它孩子弱很多,怎么办啊?您能给我支点招吗?”
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四年级语文老师崔颖接到了这样一条来自小y妈妈的微信。该开出怎样的阅读“处方”呢?不急,先看看数据怎么说。
崔颖先根据小y的各项数据记录,给小y做了一个数据画像:阅读练习得分,明显低于班级平均水平,推断意识较弱;上课回答问题多是朗读课文,面对思辨性问题,则常常做沉默的听众;童心悦读记录本显示课外阅读通常敷衍了事;家庭藏书数量较小,缺乏阅读氛围……
有了这样精准的数据分析,提高阅读能力的“处方”则可以对症下药。
崔颖重点关注小y的课外阅读,引导小y多阅读、多思考;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小y回答考验思辨的问题,提高小y的课堂参与度;同时,还与小y的爸爸妈妈多沟通,家校合作,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一系列的扶持和帮助下,小y的阅读能力明显得到了提升。
“五种关联”挖掘数据背后的秘密
在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像上述两个小故事一样,因数据分析而改变教与学的案例还有很多。
“我们发现,如果学生‘学’出了问题,那么,教师的‘教’一定也有问题。我们鼓励教师开展多维分析,要找‘学’的问题,更要找‘教’的问题。”活动中,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校长谈莉莉作了主题为《基于“数据-信息-知识-智慧”体系的校本教学改进实践》的报告,她总结了宝山二中心的“数据攻略”:利用学情分析、行为轨迹等基本数据,寻找学生学习的困难和瓶颈点,确定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定位教学起点,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策略。
而这其中,如何挖掘数据背后的秘密?宝山二中心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秘诀:找到五种关联——不同年级的关联,个体与群体的关联,不同数据类型的关联,不同群体的关联,不同学科的关联。
这五种关联,成为了破译数据的密码。而在数据应用的过程中,宝山二中心的老师也在逐步成长着。
2018年,老师们还看不懂数据,不喜欢看数据;2019年,开始慢慢对数据敏感,倾听数据的声音,挖掘数据背后的故事;2021年,老师们开始形成用数据思考的习惯,利用数据分析,提出并回答基于数据的问题。
“互联网”+“大数据”变革学校教育
“今天的教育管理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信息化教育能力,更要具备数据意识,提升数据素养,主动了解学生发生的变化,更自觉地去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
大宁国际小学校长、特级校长徐晓唯在点评中表示,数据已成为学校必须去把握的前沿科学。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以数据为支撑,以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行为的改进,不断提升教师的数据素养,促进教师的群体队伍的发展,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为如何让数据应用于日常的教学,如何开展基于数据的教科研训一体化研究等设计了可视化的路径,增强了教师团队的教学领导力和执行力。
宝山区教育局副局长葛玉华在活动致辞中指出,宝山区以“新优质学校”项目为契机,通过“分类推进、重点突破、滚动发展”的策略,以优秀教研组建设为抓手,形成一批坚持在制度建设、管理模式、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教育科研等方面有实效、有特色、有价值的新优质学校。此次活动既是为了总结、提炼、固化,也是为了推广、辐射、引领,让宝山教育“办家门口的好学校”这一办学宗旨,得以进一步贯彻落实。通过项目实践,得以快速推进,将教育关怀公平地惠及来自不同社群的全体学生。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新时代对所有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课题、新要求。据了解,宝山教育将深入探索,把“互联网”和“大数据”转化为学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
照片由主办方提供
上观号作者:第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