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上海乡村振兴示范村设计案例之塘湾村(6)——双创中心

上海按照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建设“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的目标,积极探索适应本市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我们总结、提炼了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在土地利用和规划建设方面的探索经验,希望这些经验能够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工作的村镇及部门提供启发和借鉴,共同将乡村振兴工作推向新阶段。上期给大家介绍了宝山区塘湾村的健康管理中心,在接下来的推送中将为大家介绍双创中心的相关情况。

基地简介

场地基本情况:

基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

基地东南西侧为规划公益林景观,北侧为民房改造的体验式民宿,项目周边彩林环绕。基地内部为待拆老旧仓库,基地地势平坦。

项目建成鸟瞰(实景图)

基地周边现状(实景图)

作品介绍

设计理念:

项目结合现状建设用地,通过林相改造,提升公益林四季景观效果,创造功能性建筑空间。因地制宜导入户外团建、特色民宿农庄等,打造彩林环绕下的别样双创中心。内部功能设置企业团建中心、金融咖啡、文创工作室、沪剧工作室等,满足企业团建活动需求。

建成室外(实景图)

建筑设计前,充分考虑原基地周边的乡村道路、农田阡陌等乡村原有空间肌理,将地块进行切分,重构基地内部多重空间维度,使得建筑平面、建筑空间完成后与周边乡村肌理高度统一。建筑形体延东西舒展,最大利用南北向景观。

建筑造型通过对屋顶的造型处理,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群落”,柔美浪漫的曲线屋顶,让人仿佛游走在村落之中,创造出丰富的场所体验感。

基地网格重构

平面生成

建筑外立面采用现代建筑语言,演绎传统乡村建筑形式。在现代建筑语汇下,使用白色涂料、铝合金仿木格栅、玻璃等材料细腻搭配,最大发挥材料本身的属性,同时强化建筑体量的纯粹性。南向大空间采用落地窗,将室外景观引入室内,暖色调的木色格栅和窗框,在细部尺度上体现了建筑细腻和亲切感。

塘湾双创中心项目是将企业办公、文化拓展、企业团建功能的建筑在乡村的一次实践,在营造属于自身使用空间性格的同时,努力与乡村空间肌理融合,创造出自然和谐、优雅精致的乡村建筑。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实施成果

白墙、木格栅是乡村建筑一大特点,也是本项目一个重要元素,使用者能够在建筑上感受光影的流动,仿佛时间也参与其中,宁静悠远。

建成室外(实景图)

建成室内(实景图)

下期预告

下期将为大家讲述松江区黄桥村,敬请期待!

上观号作者:上海规划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