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 | 上海市科学技术研究所协会
微信号 | sh-scitech
当今世界正加速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在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如何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真正落地,有哪些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场景?企业或组织如何打造数字化转型能力?丹麦作为欧洲数字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在利用数字化来推动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让我们一起聆听2021上海-丹麦科技合作论坛上三位专家的精彩报告。
数字孪生——数字化转型的利器
李毅
国家宽带网络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的完整构架正式成型于2015年,2018年开始被应用于智慧城市,其含义是指通过软件定义、物理空间描述、诊断和决策等手段,综合运用感知、计算、建模等信息技术,实现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的互动映射。
数字孪生领域目前还存在很多急迫需要攻克的技术问题,包括几何数据采集和建模、物理机制建模与仿真、复杂系统中agent行为的建模与仿真、视觉呈现和人机交互、通用原型系统和支持软件工具等。而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将为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比如在智慧交通领域,通过长期收集大量实际交通数据,数字世界可以呈现实际交通状况,生成高度逼真的交通数据,并为交通监控、预测与调度提供决策依据。又如在产业规划方面,根据数字地图显示的区域企业和产业信息数据,整理出产业框架和产业知识图谱,推导出最有价值的产业和优质企业,从而协助政府制定政策吸引投资,实现经济产业的全周期管理等。
总的来说,未来的城市就是一个数字孪生城市,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在座每一个人将共同拥有的城市。
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
成熟度和组织能力
pernille kræmmergaard
丹麦数字化研究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我有25年的研究经历,重点关注战略、技术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即技术如何带来价值,在战略上如何实现,对组织管理、领导力意味着什么。
数字技术的发展可总结为五个阶段:第一代是既有实践和自动化的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作为系统提供者;第二代是数码技术提高效率,信息技术作为基础设施提供商;第三代是数字技术用于新的服务和产品或以新的方式,数字化和信息技术作为合作伙伴;第四代是数字技术以新的连贯方式解决客户的基本需求,技术组织作为数字架构师;第五代是用于个性化超相关(主动)服务的数字技术,作为挑战者的技术。
当前正处于数字化转型阶段,能源领域等公司要重点加强“10+3”四个层面的数字化转型能力,从而把握数字化带来的机遇:一是战略层面,包括数字化视野、关注终端客户、生态思维;二是技术层面,包括技术预见、it编排、数据驱动;三是组织层面,包括二元性、灵活性、能力意识、工作环境;四是领导力层面,包括多元化领导力、技术+数字领导力、转型领导力。
数字化:绿色转型的主要推动力
jakob stoustrup
丹麦奥尔堡大学信息技术和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
数字化和可持续性是当今最具市场影响力的两大因素。而数字化是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因为数字化是大多数智慧城市概念的根本和核心,数字化有利于高效地利用智慧城市中各类基础设施。为确保可持续基础设施的低成本,避免造成浪费,需要运用数字化来解决行业耦合中的复杂问题。
数字化在可持续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关于绿色能源转型,除了要关注能效、可持续电力供应、电气化和行业耦合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就是数字化,包括众包、建模、优化、大规模决策等数字技术。以欧洲net2dg项目为例,利用网络数据构建数字电网,可以帮助地区配电系统运营商缩短70%的故障诊断时间,降低10%的低压电网网损,减少60%的电压质量问题。
此外,丹麦中心(center denmark)有4个大学正在参与能源转型联合项目,致力于加快向100%可再生能源转型,通过数字化和行业耦合,在能源行业的各个层面开拓数字化机会,实现数字化管理,使能源供应更灵活。我们还与丹麦绿色中心(green hub denmark)建立了测试中心,通过数字化引入未来资产,建立基于行业耦合的智能数字能源系统新控制室,助力丹麦2030年实现减排70%的目标。
上观号作者:上海科协